槐花又向此秋黄,槐未黄时趁早忙。
龙到水高冲浪化,鹏因风厚贴云翔。
棠金镞取霜筠健,越砥磨开电剑光。
努力晨窗并夜案,天庭已动桂枝香。
姚勉(一二一六~一二六二),字述之,号雪坡,筠州高安(今属江西)人。理宗宝祐元年(一二五三)进士,授平江节度判官。丁母忧服阕,除秘书省正字,因言事免归。召爲校书郎兼太子舍人,以忤贾似道,被劾爲吴潜党,罢。景定三年卒,年四十七(《豫章丛书》本《雪坡舍人集》末附胡仲云《祭雪坡姚公文》,本集文及翁序作年四十六)。遗着由姪龙起编爲《雪坡集》五十卷(本集卷首文及翁序)。事见《宋歷科状元录》卷八。 姚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影宋钞本《雪坡姚舍人文集》(简称影宋钞本,藏南京图书馆),并参校《豫章丛书》本(简称豫章本)等。底本诗集外之诗及《豫章丛书》多出底本之七首诗,附于卷末。
《寄邹希圣兄弟》是宋代姚勉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槐花又向此秋黄,
槐未黄时趁早忙。
龙到水高冲浪化,
鹏因风厚贴云翔。
棠金镞取霜筠健,
越砥磨开电剑光。
努力晨窗并夜案,
天庭已动桂枝香。
【中文译文】
槐树的花朵再次转黄,
在槐树未全黄时就要忙起来。
龙来到高水处冲浪变化,
鹏鸟因大风紧贴云彩翱翔。
棠树上金色的枝叶摘下霜筠,
越国的砥石磨擦出电剑的光芒。
努力工作早晨与夜晚,
上天的神庙已经飘散桂枝的香气。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槐花的变化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兄弟友情的思念和祝福之情。槐花的黄变象征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更替,作者在槐树未全黄时催促兄弟们要抓紧时间,趁早忙碌,不要等到时机已过才后悔。这种催促的语气中透露出对兄弟们未来发展的期望和忧虑。
接下来的两句,用龙和鹏鸟的形象来比喻兄弟们在逆境中奋发向上,追求进步和成功。龙能够攀登到水的高处冲浪,展现出它的力量和勇气;而鹏鸟则能够因大风而贴近云彩翱翔,显示出它的激情和远大的志向。通过这样的比喻,作者传递了对兄弟们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期望与鼓励。
后四句则以棠树和越国的象征物为意象,进一步表达了对兄弟们的美好祝愿。棠树的金色枝叶象征兄弟们的健康和旺盛,霜筠则表示他们的坚韧和不屈不挠。越国的砥石和电剑则象征着兄弟们的努力和锐气,砥磨出的剑光闪烁着锋芒。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兄弟们勤奋工作的期望,不论是早晨还是夜晚,他们都要努力奋斗,而上天的神庙已经飘散出桂枝的香气,预示着兄弟们获得成功的前景。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槐花的变化,以及龙、鹏、棠树和越国的象征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兄弟们的思念、祝福和期望。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寓意深远的比喻,展示了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和相互抚慰与鼓励,同时也传递了对兄弟们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期望。
饭满七缀钵,香凝百衲窗。雨声酣晓枕,灯烬落秋釭。疾竖元知遯,天魔亦已降。超然对儿子,未媿鹿门庞。
名花韵在年晴初,雨沁胭脂脸更敷。蒲驿莫妨娱刺史,锦坊岂不胜中书。时无艳曲临轩纵,公莫巍坛韫匮沽。春老绿阴春子近,东风来往一吹嘘。
文章千古一毫端,妙处工夫到底难。春色无边知造化,海风不断识婆澜。看君健笔凌霄汉,照我清窗醒肺肝。宝剑莫忧人未识,光荒须动斗牛寒。
寮额高悬太守书,方盘炯炯连三珠。唐贤正笔久寥落,忽此相遇南海隅。是寮今虽茅草新,元是东邻寒士居。士贫更在玉川上,三间破尽四壁无。我借得这稍营葺,洒扫共费十日馀。竹窗挂处青山入,水色坐照发与肤。焚香下帘百念静,虽未得道道不殊。假道为名亦道者,窃复慕道名岂虚。
高人心虚万物宗,家世常以仕易农。买山本爱坡上竹,手种已偃岩前松。瀑泉三伏凛冰雪,谷声火里酣笙镛。了知自是一丘壑,不与金精为附庸。
老子堂前花万树,先生曾见几回春。夜煎白石平明吃,不拟教人哭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