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德超千古,皇风扇九围。
天回万象出,驾动六龙飞。
淑气来黄道,祥云覆紫微。
太平多扈从,文物有光辉。
王昌龄,字少伯,京兆人。登开元十五年进士第,补秘书郎。二十二年,中宏词科,调汜水尉,迁江宁丞。晚节不护细行,贬龙标尉卒。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涣之齐名,时谓王江宁。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驾出长安(一作宋之问诗)
圣德超千古,皇风扇九围。
天回万象出,驾动六龙飞。
淑气来黄道,祥云覆紫微。
太平多扈从,文物有光辉。
译文:
皇帝所驾临长安城,他的圣德传扬超过千古,皇帝的风采笼罩着整个天地。
天空中万象熠熠生辉,驾车驭龙飞翔于天际。
吉祥的气息降临黄道上,祥云遮蔽了紫微星。
太平盛世,人们纷纷随驾,文物也闪耀光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在长安城的盛况和威严,强调了皇帝的圣德以及他统治下的太平盛世。诗中的“圣德超千古”和“皇风扇九围”是对皇帝德行和威望的赞美,表达了他对天下万民的影响力。驾车驭龙和祥云覆紫微则是在讲述皇帝凭借天授的神力和权威来治理国家和统一天下。最后,诗人用“太平多扈从,文物有光辉”表达了太平盛世下人们对皇帝的敬仰和文物的珍贵。
整首诗形象生动,言简意赅,通过描绘皇帝的威严和盛况,展现了唐代盛世兴隆的氛围。同时,诗中也隐含了天命思想和皇权神化的观念,显示了王昌龄对皇权的赞美和对太平时代的向往。整首诗以宏伟瑰丽的场景描绘来表达了作者对君主的景仰和对社会安定的渴望,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
环池皆名山,山深积苍翠。长夏晴雪飞,无云亦阴翳。
冶父方丈,了无遮障。拳踢相应,当仁不让。妙转绵绵一脉通,谁知灭却临济宗。
南濒清渭北洛水,寒沙东西横百里。中条太华塞秦关,众川无归皆潴此。地维忽断两山高,帝罚罔功五丁死。波飞波激走东溟,积雪回汀拥都鄙。坡陀起伏接城门,荐草甘泉国马屯。云昏雾暗天驷下,星宫夜失房宿尊。骅骝骐骥种各有,一一六印官字存。开元籍马七十万,监苑旧政宜讨论。
大道渊源,高真隐秘,风流岂可知闻。先天一气,清浊自然分。不识坎离颠倒,谁能辨、金木浮沉?幽微处,无中产有,涧畔虎龙吟壶中,真造化,天精地髓,阴魄阳魂。运周天水火,燮理寒温。十月脱胎丹就,除此外、皆是傍门。君知否,尘寰走遍,端的少知音。
嫩似金脂飏似烟,多情浑欲拥红莲。明朝拟附南风信,寄与湘妃作翠钿。
文窗斜对木香篱,胡粉薄施细作眉。贪向墙头看车马,不知裙着刺花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