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勤三纪,仁声溢九州。
汗衣昭禹俭,昃食轸文忧。
润色恢鸿业,艰难启燕谋。
中兴宗汉庙,端自敬天休。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甲申宁庙挽词》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李曾伯。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德化勤三纪,
美德辉映千秋,不懈努力已有三纪。这里的三纪可以理解为长时间的努力和奉献。作者表达了对美德的赞美和崇敬。
仁声溢九州。
仁德的声音传遍九州大地。这句表达了作者对仁爱之德的广泛传播的期望和赞美。
汗衣昭禹俭,
尽力勤俭,明亮如汗衣。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勤俭节约的推崇,将其比喻为昭示世人的光明。
昃食轸文忧。
即使在饥荒的时候也不忘忧虑百姓。这句表达了作者对治国理政的关切,对人民疾苦的关注。
润色恢鸿业,
精心修饰伟大事业。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希望通过改革和创新来提升国家的繁荣和富强。
艰难启燕谋。
艰难困苦中启发智慧。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在困难面前勇敢面对、寻求解决方案的决心和智慧。
中兴宗汉庙,
振兴宗庙,继承汉朝的光辉。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兴盛和文明传统的传承的追求。
端自敬天休。
端正自己,尊敬天命,让天下安宁。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个人自律和天命尊重的态度,以期国家的和平与安宁。
这首诗词通过对美德、仁爱、勤俭、关切、创新、智慧、传承以及个人自律的赞美和追求,表达了李曾伯对国家兴盛和社会进步的关注。通过这些美好的品质和价值观的传承,他呼吁人们共同努力,实现国家的繁荣和社会的和谐。该诗词以简练明快的语言,富有哲理和情感的表达方式,使读者能够深入体会到作者对社会、国家和个人的期望和追求。
岁去人头白,秋来树叶黄。搔头向黄叶,与尔共悲伤。
西风吹动锦斓斑,晓起窥园露未干。三月宿酲醒不得,正思风味到辛盘。
踢倒飞来回首去,倒骑佛殿出皇都。须知此外封疆阙,八面腾腾任卷舒。
万里关河道路迂,出门一笑意何如。来时雨雪侵驼褐,归日风云蔼驷车。玉座喜闻黄石策,金台荣拜紫泥书。野人无以效芹献,一斗酒边双鲤鱼。
岭北山开脉,江西水发源。阴阳余阖辟,小大几乾坤。银海有精力,金函无法门。频年过我客,始可与君论。
师道久不振,小儒咸自私。破崖求圭角,务出己新奇。恻恻去圣远,六经秦火隳。不有传授学,涉猎安所为。汉儒守一经,学者如云随。承习虽未尽,模法有根基。荐绅立朝廷,开口应万机。附对皆据经,金石确不移。熟烂见本末,较然非可欺。吾愿下学官,各立一经师。务尽道德业,不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