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人若信平常事,穿过髑髅连孔鼻。
多中一了一中多,城东老母难回避。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诗词:《加颂蜀僧雪颂》
朝代:宋代
作者:释印肃
诗意和赏析:
《加颂蜀僧雪颂》是由宋代僧人释印肃所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平凡的事物为出发点,通过描述一个净人(指僧人)对于世俗中的骨骼和鼻孔的感悟,表达了对于人生本质的思考和超越世俗的境界。
诗中的净人若信平常事,指的是净人相信平凡的事物是有深意和价值的。穿过髑髅连孔鼻,表达了净人超越物质形式的境界,透过表面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多中一了一中多,意味着净人通过看似简单的事物,能够领悟到复杂的道理和哲理。城东老母难回避,则是指净人对于世俗的束缚和诱惑能够保持超然的态度。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净人的境界和对于人生的思考。它提醒人们在纷扰喧嚣的世界中要保持平静的内心,从平凡的事物中汲取智慧和启示。同时,它也让人们反思自己对于物质和世俗的追逐,以及对于内心的超越和解脱的追求。
总之,这首诗词《加颂蜀僧雪颂》通过表达净人对于平凡事物的感悟,展示了一种超脱凡尘的境界和对于人生本质的思考。它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在现实世界中如何保持内心的宁静和超然。
迪予朱子,理一分殊。汛扫淫诐,煌煌四书。有析其精,一字万钧。有会于极,万古作程。
祖父田园都卖了,四边界至不曾留。奈何犹有中心树,恼乱春风卒未休。
高登桥下水汤汤,朝涉河边露气凉。行过淇园天未晓,一痕残月杏花香。
雅分供余食,鸽乱著残棋。
南山苍须翁,阅世几千秋。终以明自煎,晚为松滋侯。孙枝后来秀,劲直余风流。亦学管城子,来从毛颖游。故人使江南,江北停归辀。持赠比岁寒,厚意岂暗投。形貌若黄槁,风度犹清修。轻健殊可人,不作绕指柔。我贫得长閒,造物因冥搜。诗成呼使前,脱帽明窗幽。旁无赏音人,赖尔
雪竹风松绝点尘,邪阴消尽火成轮。时人不识先生意,唤作人间无事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