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甲午至节后同诸兄入市归有感》

七十衰翁入市归,感今怀昔泪沾衣。
人稀旧识居独是,俗竞新华质已非。
九府泉悭谁改作,五材兵去孰防微。
西山不属银绯客,只合高歌咏采薇。

作者介绍

刘宰(一一六六~一二三九),字平国,自号漫塘病叟,金坛(今属江苏)人。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进士,调江宁尉。歷真州司法参军、知泰兴县、浙东仓使干官。以不乐韩侂胄用兵,遂引退,屏居云茅山之漫塘三十年。其间虽一再徵召,皆不就。理宗嘉熙三年卒,年七十四(《京口耆旧传》卷九)。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其中诗五卷。《至顺镇江志》卷一九、《宋史》卷四○一有传。 刘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明正德任佃刻、嘉靖王皋续刻本(简称王本)和万历三十二年范崙刻本(简称万历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甲午至节后同诸兄入市归有感》是宋代刘宰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七十岁的衰老之状,感怀过去岁月的悲凉,并对当下社会的变迁和人情的冷淡表达出失望之情。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七十岁的衰老者进入市场归家,感叹当下的社会变迁,怀念过去的时光,泪水沾湿了衣衫。人们寥寥无几的认识者孤独地居住着,俗世之人追逐着新的华丽而已经不再真实。九府之泉何曾被谁改变过,五材之兵已经离去,又有谁能防范微小的风波?西山并不属于华丽的宾客,只适合高声歌唱和赞美采薇。

这首诗词中,作者通过描绘一个七十衰翁进入市场归家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转和社会变迁的感慨。作者在市场中感叹现代社会的浮华和虚伪,认为人们追逐的是表面的华丽而非真实的品质。他对过去的朋友和熟人的稀少感到孤独,同时也对社会的冷漠和人情的淡薄感到失望。

在诗词的后半部分,作者提到了九府泉和五材兵,表达出对政治和军事的无奈和不满。九府泉象征着政府、权力,而五材兵则指代军队。作者认为政府和军队的改变和离去并没有解决微小问题的发生,对社会的混乱和不安感到担忧。

最后,作者提到了西山,将其与银绯客对比。银绯客指的是富贵而华丽的宾客,而西山则代表了质朴和真实。作者认为西山不适合银绯客,而是适合高声歌唱和赞美采薇,这里表达了对真实和朴素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词以老者的视角,通过对衰老、社会变迁和人情淡薄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社会变化的感慨和对真实与朴素生活的追求。同时,通过对政治和军事的批评,诗词中也包含了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对社会进步的期望。

  • 《程玉樵方伯德润钱予于兰州藩廨之若已有园 》

    我无长策靖蛮氛,愧说楼船练水军。闻道狼贪今渐戢,须防蚕食念犹纷。白头合对天山雪,赤手谁摩岭海云?多谢新诗赠珠玉,难禁伤别杜司勋。

  • 《祀先蚕六首》

    神之来矣,灵风肃然。云胡不留,旭旐有翩。乃举旧典,几以告虔。降福我邦,于万斯年。

  • 《夏日游德山乾明寺追和宋丞相周公必大之什》

    寺门高敞接层山,殿角低垂瞰碧湾。凉意自生只树底,尘心先堕翠微间。风摇朱实僧前落,路绕苍崖鸟外攀。云榻放参仍假卧,暮天凉月未能还。

  • 《后唐军士谣》

    除去菩萨,扶立生铁。

  • 《代书寄赵宏》

    忆承昨岁致书召,遂入江城同一笑。羸奴小马君所借,出犯朝寒鞅频掉。从来万事固已拙,况乃病敦颜不少。去随众后已自枉,更苦世情非可料。一心耿耿浪诚直,百口幡幡竞诃诮。独君踊跃于我顾,譬于真玉火空烧。别来未几岁云换,杨柳得春还窈窕。东溪最好水已渌,桃李万株红白照。

  • 《书怀》

    处世功名莫躁为,识时机变在防危。吉凶有数曾参易,胜负无心不着棋。事向直中多骨突,人于财上重交知。后车能悟前车覆,箴警何须座右碑。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