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嘉佑寺留别丕上人》

两年无惠及编望,蜀道天难六月行。
深羡高僧捐世累,竹风清处听泉声。

作者介绍

皮公弼(?~一○七九),字宪臣,河南(今河南洛阳)人(明隆庆《仪真县志》卷四)。英宗治平元年(一○六四),知东明县,权发遣度支判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四一)。后知袁州(清雍正《江西通志》卷四六)。神宗熙宁间歷江淮、陕西、永兴军路转运使,制置解盐使。元丰二年卒(《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九七)。

作品评述

嘉佑寺留别丕上人

两年无惠及编望,
蜀道天难六月行。
深羡高僧捐世累,
竹风清处听泉声。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两年来,未能与你相聚,
蜀道天险,在六月时行走。
深深地羡慕高僧放弃世俗的纷扰,
只希望能在竹林清幽之处,倾听清泉的声音。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皮公弼与丕上人分别已有两年之久,未能再相聚的遗憾之情。他感叹蜀道的险阻,似乎成为两人重逢的障碍。然而,他心中对高僧的羡慕却是如此深切,高僧能够摆脱凡尘的束缚,专心修行,享受竹林中的宁静,并聆听泉水的潺潺流淌之音。这种清雅的境界,让人心生向往和敬仰。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文字表达了作者的思念之情和对高僧生活境界的羡慕。两年未能相聚,让作者深感遗憾和惋惜,同时也揭示了蜀道行走的艰难困苦,暗示了两个久别的人再度相见的困难。尤其是在蜀道六月的天气,更是加大了行走的困难度。然而,作者对高僧的羡慕却是如此深切,他看到了高僧放弃尘世纷扰,追求修行的精神境界,他希望自己也能在竹林的静谧环境中,聆听泉水的潺潺之音,体验到内心的宁静与自在。这首诗展示了作者的情感,以及对高僧清雅生活的向往。

  • 《踏莎行》

    嫩柳成阴,残花双舞。尘消院落新经雨。洞房深掩日长天,珠帘时有沈烟度。夜梦凄凉,晨妆薄注。香肌瘦尽宽金缕。到头终是恶因缘,当初只被多情误。

  • 《戏题松树》

    为爱松声听不足,每逢松树遂忘还。翛然此外更何事,笑向闲云似我闲。

  • 《念奴娇》

    水乡霜落,望西山一寸,修眉横碧。南浦潮生帆影去,日落天青江白。万里浮云,被风吹散,又被风吹积。尊前歌罢,满空凝淡寒色。人世会少离多,都来名利,似蝇头蝉翼。赢得长亭车马路,千古_愁如织。我辈情钟,匆匆相见,一笑真难得。明年谁健,梦魂飘荡南北。

  •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雨中花》

    真宰倒持生杀柄,闲物命长人短命。松枝上鹤蓍下龟,千年不死仍无病。人生不得似龟鹤,少去老来同旦暝。何异花开旦暝间,未落仍遭风雨横。草得经年菜连月,唯花不与多时节。一年三百六十日,花能几日供攀折。桃李无言难自诉,黄莺解语凭君说。莺虽为说不分明,叶底枝头谩饶舌。

  • 《香奁体五首》

    倚楼目断暮江边,约定归期夜不眠。香篆有烟灯有晕,笑移针线向床前。

  • 《阻风乡口一日,诘朝船进,雨作,再小泊雷江》

    山已多姿了,云仍太劣生。浓横半岭白,淡扫数峰青。照水影颠倒,迎曦时晦明。吾泓不孤杀,天赐碧瑶屏。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