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甲子春趋太学过华山赋仙掌峰》

一掌巍然占碧巅,分明高举欲擎天。
升沉尽待招携力,指点都归造化权。
好与清霄扶日月,莫留寒嶂弄云烟。
不知千古兴亡事,屈指而今是几年。

作者介绍

李新(一○六二~?),字元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入太学,时年二十三。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进士,官南郑县丞。元符三年(一一○○),在南郑应诏上万言书,夺官贬遂州。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入党籍。大观元年(一一○七)遇赦,摄梓州司法参军。宣和五年(一一二三),爲茂州通判。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应其子时雨请,追赠一官(《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二)。有《跨鳌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一卷)。以上事蹟均依据本集中有关诗文。 李新诗,原集十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跨鳌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甲子春趋太学过华山赋仙掌峰》是宋代李新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只巍峨的仙掌矗立在碧巅上,高高地举起,似乎要触摸天空。升起和沉降皆需要借助它的力量,它指引着一切回归自然。它与清晨的霞光一同扶持太阳和月亮,不再停留于寒冷的山峰中嬉戏云烟。不知道千年来兴亡变迁的事情,转瞬之间已经过去了多少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华山仙掌峰为意象,描绘了一幅壮观而富有哲理的景象。仙掌峰巍然屹立在碧巅之上,高耸入云,给人一种气势恢宏、振奋人心的感受。它仿佛是天地间的枢纽,代表着造化的力量。掌峰上升下降的过程需要依靠这种力量,而仙掌峰作为造化的象征,指引着一切归于自然的道理。

仙掌峰不再局限于寒冷的山峰之中,而是与清晨的霞光一起扶持太阳和月亮。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希望人们不要被短暂的困境所困扰,而是要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的一天,追求更高更远的目标。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和时光流转的思考。他说不知道千年来兴亡变迁的事情,暗示了历史的长河无法被个体所完全把握,人们常常只能屈指算计自己所处的当下。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示了人类对于时间的无奈和渺小感。

整首诗以华山仙掌峰为背景,通过描绘其壮丽景象和抒发对时间和历史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索。它既展示了自然界的壮丽和力量,又引发了人们对于命运和历史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同胜之明叔游东郊》

    仲冬景气佳,旷然思远涉。晨遵大堤去,寒日在马鬣。浮屠红尘外,楼殿焕层叠。地遐幽景闲,瑶碧秀林叶。清香时出箔,余经尚委笈。跻阁眺远陂,浮阳来晔晔。花枝亦已柔,行见春露浥。久耽田野乐,况与贤俊接。逍遥永日暇,尘事不过睫。昔人重时晷,所志树勋业。慨予胡不然,空陋

  • 《洛出书》

    清洛含温溜,玄龟荐宝书。波开绿字出,瑞应紫宸居。物著群灵首,文成列卦初。美珍翔阁凤,庆迈跃舟鱼。俾姒惟何远,休皇复在诸。东都主人意,歌颂望乘舆。

  • 《仙佛之孝十首》

    子之於父母,毋以有其身。老子玄虚祖,谆谆此语人。

  • 《望龙山怀道士许法棱》

    心惆怅,望龙山。云之际,鸟独还。悬崖绝壁几千丈,绿萝袅袅不可攀。龙山高,谁能践。灵原中,苍翠晚。岚烟瀑水如向人,终日迢迢空在眼。中有一人披霓裳,诵经山顶飧琼浆。空林闲坐独焚香,真官列侍俨成行。朝入青霄礼玉堂,夜扫白云眠石床。桃花洞里居人满,桂树山中住日长,

  • 《月磵》

    即虚明处发灵源,坐在沉沉湛湛边。勇退截流机路活,揭翻光影未生前。

  • 《赠谈数陈改之》

    投老江南黄叶村,菊花时节雨昏昏。矮窗孤梦正欹枕,拄杖一声谁打门。三字头衔康节数,一编心易华山孙。吾年渐似璜溪老,尚把灵光许独存。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