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休牵上濑船,一钩归钓缩头鳊。
园中草木春无数,只有黄杨厄闰年。
(俗说黄杨岁长一寸,遇闰退三寸。
)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监洞霄宫俞康直郎中所居四咏 退圃》是苏轼的一首诗词,描写了俞康直郎中退休后归隐田园的情景。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百丈休牵上濑船,
一钩归钓缩头鳊。
园中草木春无数,
只有黄杨厄闰年。
诗意: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和寓意的方式,表达了俞康直郎中退休后回归乡村的生活。诗中描述了他在乡园的田园生活和对黄杨树的观察。通过这些描写,诗人展示了退隐田园的宁静和满足感,并以黄杨树的生长方式隐喻了人生的变迁和岁月的流逝。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退隐田园的画面。首句“百丈休牵上濑船”,表达了诗人不再追逐繁忙的世俗生活,放弃了纷繁的功名利禄。他选择放下一切,回归田园生活。接着,“一钩归钓缩头鳊”,以钓鱼的方式来表达他的生活态度。缩头鳊是一种小鱼,表示他对世俗的欲望不再追求,追求的是平静和宁静。
接下来的两句“园中草木春无数,只有黄杨厄闰年”描绘了田园中春天的景象。诗人用“春无数”来形容田园中繁盛的生机,而“黄杨厄闰年”则把诗人自己与黄杨树进行了巧妙的对比。黄杨树长得很慢,俗话说黄杨树一岁长一寸,遇闰年则退三寸。这里通过黄杨树的成长方式,抒发了诗人对岁月的思考和对光阴的感慨。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笔触展示了退隐生活的宁静和淡泊,同时通过黄杨树的寓意,表达了对光阴流逝的思考。这是一首充满哲理和禅意的田园诗作,传达了苏轼对自然、人生和时光的思索。
不肯资章甫,胜衣被木兰。今随秣陵信,欲及蔡州坛。野寺钟声远,春山戒足寒。归来次第学,应见后心难。
题舆尝屈佐留京,揽辔今行按属城。楚馆尚看淮月色,嵩云应过虎关迎。春寒酒力风中醒,日暖梅香雪後清。野俗经年留惠爱,莫辞临别醉冠倾。
南邻北舍牡丹开,年少寻芳日几回。惟有君家老柏树,春风来似不曾来。
春江正渺渺,送别两依依。烟里棹将远,渡头人未归。渔家侵叠浪,岛树挂残晖。况入湖湘路,那堪花乱飞。
尝借虏前三尺地,从容壮节进铜盘。如今袖手林泉去,惟喜天开二圣欢。
春宵睡重,梦里还相送。枕畔起寻双玉凤,半日才知是梦。一从卖翠人还,又无音信经年。却把泪来作水,流也流到伊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