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郭初行十里赊,狂风急雨闹田家。
香粳饱熟云翻浪,荞麦新开雪作花。
浅水半村环野趣,好山一带接京华。
晚来踏尽临平路,风脚全收雨脚斜。
袁说友(一一四○~一二○四),字起巖,号东塘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侨居湖州。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溧阳簿。歷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国子正、太常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秘书丞。淳熙间,知池州(《宋会要辑稿》瑞异二之二五)。改知衢州。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由提点浙西刑狱改提举浙西常平茶盐(《金石补正》卷一一六)。二年,知平江府(《宋会要辑稿》食货七○之八三)。三年,知临安府(同上书刑法四之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迁户部侍郎(《宋史》卷一七五),权户部尚书。三年,爲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召爲吏部尚书兼侍读,出知绍兴府兼浙东路安抚使。嘉泰二年(一二○二),同知枢密院事。三年,迁参知政事(《宋史》卷三八、二一三)。寻加大学士致仕。四年卒,年六十五。有《东塘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家传》。 袁说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七卷)爲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馆臣漏辑诗十二首,附于卷末。
《饯金使出北关风雨大作》是宋代袁说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离开城郭初行十里,狂风暴雨扰乱了田家的宁静。稻谷香气弥漫,云翻浪涛般翻滚;荞麦初开,雪花似锦。浅水环绕着半个村庄,野趣盎然;美丽的山峦将京华与这里连接在一起。夜幕降临时,我走过临平的小路,风停雨收,脚下的风和雨都悄然离去。
诗意:
《饯金使出北关风雨大作》描绘了诗人袁说友离开城郭,行走在风雨交加的田野中的情景。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狂风暴雨中的动荡和宁静的对比。同时,诗人也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风雨交加的田野景象,展示了自然界的磅礴与美丽。诗人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将离开城郭的旅行与自然景观相结合,使诗情与景物相互融合。饱满的诗意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诗中的稻谷香气和荞麦初开的雪花,以及浅水环绕的村庄和美丽的山峦,都展示了大自然的丰富多样和壮美景色。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宏伟。
诗的结尾以夜幕降临时的景象作为结束,风停雨收,脚下的风和雨都悄然离去。这里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平和,也给人一种希望和安慰的感觉。
总的来说,《饯金使出北关风雨大作》以其独特的描写手法和丰富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磅礴和宁静之美。
我爱清江郡,端如屋上乌。挂冠推二老,缝掖盛诸儒。吴蜀书难得,荆蛮病益癯。飞黄去腾踏,局趣效辕驹。
风帆十幅空百滩,布衾高卧宁知寒。连明风雨晓增剧,叹我山行逢路难。
红英艳云霞,绿叶足风雨。牡丹花未开,生意妙谁主。丹青强摸索,闭目想未睹。天巧非人工,神凝志良苦。竦然花下猫,蜂喧聒如鼓。醉眼不成睡,花气日亭午。黄生与我意,盘礴一转语。我老花无情,铅粉付儿女。
何许江山发兴长,浑疑庐阜对彭郎。胸中丘壑元萧爽,笔下烟波故渺茫。落落疏松长映座,冥冥飞雨欲侵床。冷然已作华胥梦,便有群仙到枕旁。
省方遵往册。游豫叶前经。金吾朝戒道。校尉晚巡营。重峦下飞骑。绝浦渡连旌。涧水寒逾咽。松风远更清。方观翠华反。簪笔上云亭。
钓月亭边三两家,月明无处认芦花。忽闻鹎鵊相惊起,知有溪禽在浅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