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閒居二首》

不从山下住,若个似山家。
留地教移竹,开门自扫花。
林疏容鹤卧,溪净怕云遮。
落日杖藜去,塍头看稻牙。

作者介绍

郑獬(一○二二~一○七二),字毅夫,一作义夫,纾子。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进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一七四)。通判陈州,入直集贤院、度支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诰。英宗治平中出知荆南,还判三班院。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拜翰林学士(《宋会要辑稿》仪制三之三四),权知开封府。二年,出知杭州,三年,徙青州(《干道临安志》卷三)。因反对青苗法,乞宫祠,提举鸿庆宫。五年卒(《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二三八),年五十一。有《郧溪集》五十卷。原本久佚,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及《宋文鑑》、《两宋名贤小集》中辑爲二十八卷,其中诗六卷。《东都事略》卷七六、《宋史》卷三二一有传。 郑獬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民国卢靖辑《湖北先正遗书》所收《郧溪集》(蒲圻张国淦据京师图书馆所钞库本刊刻,简称张本,张本所附校勘记称张本校)、《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三三《幻云居诗稿》等。又自《舆地纪胜》、《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集外诗,编爲第七卷。

作品评述

《閒居二首》是宋代诗人郑獬的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第一首:

不从山下住,若个似山家。
留地教移竹,开门自扫花。
林疏容鹤卧,溪净怕云遮。
落日杖藜去,塍头看稻牙。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郑獬追求闲逸生活的心愿,他选择不住在山下,而是选择了山间的居所,仿佛是一个真正的山居人。他留下一片土地来种植竹子,自己开门自己扫花。山林稀疏,容纳着鹤鸟安然入眠,溪水清澈,却害怕被云遮蔽。傍晚时分,郑獬手拄着杖头离开家,走到田头眺望稻田。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生活场景,展示了他追求自然、宁静、自由的生活态度。诗人选择了山居,远离尘嚣,享受大自然的宁静和美丽。他自己动手种植竹子,打理花园,展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愿。林间的鹤鸟似乎感受到了这份宁静,安然入眠。溪水干净清澈,不希望被云遮蔽,这种对自然清新的向往也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柔和与纯洁。最后,诗人手拄杖头,离开家园去看望自己的田地,眺望着稻田,感受着农家的生活和大自然的丰收。整首诗构思巧妙,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山居人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给人一种宁静、恬淡的感觉。

第二首诗的内容没有提供,无法进行翻译、分析和赏析。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 《寄题林景思雪巢六言三首》

    万境人踪尽绝,百围天籁都沉。惟余冷淡生活,时复捻髭冻吟。

  • 《古柏》

    不训威音劫外春,错将西祖意瞒人。纷纷多是寻枝叶,谁向枯椿透法身。

  • 《句》

    一溪晓绿浮鸂鶒,万树春红叫杜鹃。

  • 《题桃源手卷》

    种柳栽桃总是春,兴亡千古一沾巾。只评隐者非仙者,莫悟秦人即亚人。年号记曾题甲子,儿孙肯使识君臣。南阳高士空遐想,不向柴桑去问津。

  • 《题润州金山寺》

    一宿金山寺,超然离世群。僧归夜船月,龙出晓堂云。树色中流见,钟声两岸闻。翻思在朝市,终日醉醺醺。

  • 《赠施仙姑》

    缥缈吾家一女仙,冰容虽小不知年。有时频夜看明月,心在嫦娥几案边。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