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庭罗雀网,应似翟侯居。
多病惟寻药,忘机不著书。
僧来留石鼎,人在典金鱼。
惟有南窗睡,春来分不疏。
郑獬(一○二二~一○七二),字毅夫,一作义夫,纾子。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进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一七四)。通判陈州,入直集贤院、度支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诰。英宗治平中出知荆南,还判三班院。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拜翰林学士(《宋会要辑稿》仪制三之三四),权知开封府。二年,出知杭州,三年,徙青州(《干道临安志》卷三)。因反对青苗法,乞宫祠,提举鸿庆宫。五年卒(《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二三八),年五十一。有《郧溪集》五十卷。原本久佚,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及《宋文鑑》、《两宋名贤小集》中辑爲二十八卷,其中诗六卷。《东都事略》卷七六、《宋史》卷三二一有传。 郑獬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民国卢靖辑《湖北先正遗书》所收《郧溪集》(蒲圻张国淦据京师图书馆所钞库本刊刻,简称张本,张本所附校勘记称张本校)、《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三三《幻云居诗稿》等。又自《舆地纪胜》、《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集外诗,编爲第七卷。
《閒居二首》是宋代诗人郑獬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空庭罗雀网,应似翟侯居。
多病惟寻药,忘机不著书。
僧来留石鼎,人在典金鱼。
惟有南窗睡,春来分不疏。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郑獬的闲居生活。诗人的庭院空荡荡的,罗网上没有一只雀鸟,仿佛是在模仿古代隐士翟侯的生活方式。诗人身患多病,只有寻找药物来治疗,而忘记了读书的机会。当僧人来访时,他留下了石鼎,而诗人则养了金鱼。只有在南窗下诗人才能安然入睡,即使到了春天,也不会被噪音打扰。
赏析:
《閒居二首》通过描绘诗人的生活环境,反映了诗人内心的闲适情调和淡泊心态。诗人以空庭罗雀网的景象,暗示自己没有烦扰,过着宁静的生活。诗中的翟侯是古代传说中的隐士典型,以其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为人所称道。通过将自己的生活与翟侯相类比,诗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多病与寻找药物,以及忘记读书的机会,体现了诗人身体的虚弱和对健康的关注,也暗示了他在生活琐事中忽略了精神修养的重要性。
诗中的僧人留下石鼎和诗人养金鱼,则展示了虚实相生的生活状态。僧人留下石鼎,以示诗人的清净寂静;而诗人养金鱼则代表着珍爱生命和美好事物的态度。
最后,诗人提到南窗下的安眠,春天来临也不会受到干扰。这充满宁静和安逸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淡泊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閒居二首》通过对诗人闲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宁静、健康和美好事物的追求。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淡泊清幽的生活情趣,让人在喧嚣纷扰的世界中感受到一丝宁静和慰藉。
久别天台路已迷,眼前尚觉白云低。诗人用笔求逋峭,何不看山到浙西?
抱关故悠悠,挂壁仍駸駸。况此十日病,酒止诗废吟。别来定安否,千万关我心。
可是诗边欠老干,藓床相对话灯残。秋城一夜江湖晚,风雨重阳菊自寒。
茅许禀灵气,一家同上宾。仙山空有庙,举世更无人。独往诚违俗,浮名亦累真。当年各自勉,云洞镇长春。
昨日雨,今朝晴。前月小,后月大。君欲问百年,百年如此过。孰为辱,孰为荣。何者福,何者祸。山中多白云,莫教脚一蹉。
终日在东厢,闲消百刻香。一枰分黑白,双砚列朱黄。荷气侵帘馥,桐阴覆井凉。前知今夕梦,孤榜上潇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