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年多旅寓,晚岁遽鲴居。
伤往遂成赋,解嘲休著书。
经营惟种莳,来往但樵渔。
百念今灰冷,虽贫自晏如。
王炎(一一三八~一二一八),字晦叔,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调崇阳县主簿。歷绍兴府户曹参军,知临湘县。应辟入张栻江陵帅幕。淳熙十年(一一八三),爲潭州教授,迁通判临江军,并权知军。宁宗庆元初,召爲太学博士,三年(一一九七),迁秘书郎,实录院检讨,着作佐郎。五年,爲军器少监。以事出知饶州,未数月罢,闲居七年。开禧三年(一二○七),起知湖州,任满后引年告退。嘉定十一年卒,年八十一。有《双溪文集》等。《双溪集》各本卷次不一,以《四库全书》据明万历王孟达刻二十七卷本除有少量讳改外,编次文字最爲整饬。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新安文献志》卷六九有传。 王炎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明嘉靖十二年王懋元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閒居即事》是宋代诗人王炎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闲居之中的生活情景和内心感受。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壮年多旅寓,晚岁遽鲴居。
伤往遂成赋,解嘲休著书。
经营惟种莳,来往但樵渔。
百念今灰冷,虽贫自晏如。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生活变迁的思考和消极情绪的抒发。诗中描述了作者在年轻时多次离乡背井,长时间在外旅居;而到了晚年却突然安顿下来,过上了平淡的生活。这种转变让作者感到伤感,并通过写作来宣泄内心的痛苦。他放下了嘲笑和写书的心思,专注于种植花草和从事简单的渔猎活动。此刻,他的思绪变得冷漠,所有的念想都变得灰暗和冷淡。尽管生活贫寒,但他仍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通过对壮年和晚年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失落。在年轻时,作者经历了多次离乡背井,历经风雨,而到了晚年,他却突然间放弃了旅居的生活,选择了安稳平凡的居住。这种转变使他感到伤感和迷茫,他试图通过写作来宣泄内心的困惑和痛苦。然而,他最终选择了放下嘲笑和著书的心思,专注于种植花草和从事简单的渔猎生活。这种转变体现了作者内心对繁琐世事的厌倦,以及对宁静和自在生活的向往。虽然生活贫寒,但他能够从中找到一种内心的安宁和快乐。整首诗以抒情的笔触展示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让读者在细腻的文字中感受到岁月流转和人生的无常。
秃尾驴嘶小市门,侧蓬帆过古城村。此生感慨知何限?斗酒新丰不足论。
画松不必真似松,风骨略与画马同。毕宏曹霸两奇绝,妙意止在阿堵中。君家素壁光如雪,上有虬枝老垂铁。晚岁长同怪石寒,炎天耻受高云热。江翻树转争喧豗,十步九战何时开。阴房半扃山鬼啸,海水不断天风来。城南野人颇醇古,坐爱凉秋满虚宇。安得移来十丈青,高价如山弃如土。
贺州归去柳州还,分路千山与万山。把酒故人都别尽,今朝真个出阳关。
官舍掩寒扉,聊同隐者栖。浮流穿竹过,山鸟入城啼。宾主高谈胜,心冥外物齐。惟应朝枕梦,长厌隔邻鸡。
饱食日□□。□上危亭。东风昨夜入□□。□□雪晴云□□,□遍银屏。回首叹劳生。□鼎相承。皇恩早晚□□□。□□陂边垂钓手,不负幽情。
生长宛水上。从事襄阳城。一朝遇神武。奋翼起先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