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斗不尔竞,一区聊自营。
閒看探花信,静坐听松声。
约客酒初熟,访僧诗漫成。
有时过闾里,往往竞邀迎。
王之道(一○九三~一一六九),字彦猷,自号相山居士,无爲(今属安徽)人。与兄之义、弟之深同河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钦宗靖康初调和州歷阳县丞,摄鸟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爲军,朝命爲镇抚司参谋官。高宗绍兴间通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二十年。秦桧死后,起知信阳军,歷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孝宗干道五年卒,年七十七。有《相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五卷),己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五卷。事见本集卷三○附录宋尤袤《故太师王公神道碑》。 王之道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閒居》是宋代王之道所作的一首诗词。该诗描述了作者在闲居之中的生活情景和心境。
中文译文:
闲居里,五斗不与人争,一区只管自己。静静地观赏探花的来信,安静地坐着聆听松树的声音。约请客人喝上初醇的酒,拜访僧人,作诗成篇。有时候,我经过邻里,常常争先恐后地邀请他们前来迎接。
诗意和赏析:
《閒居》表达了作者王之道在安逸的闲居中追求自我修养与内心宁静的态度。诗中的"五斗"和"一区"是指在物质生活方面,作者不争不夺,满足于自己的安稳生活,不与他人攀比。这种态度体现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自由的生活哲学。
诗中的"探花信"和"听松声"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艺术的鉴赏之情。"探花信"指的是赏花时所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听松声"则是指在安静中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感受它的美妙和意义。这些都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敏感和热爱。
诗中提到的"约客酒初熟"和"访僧诗漫成"表明作者乐于邀请朋友共饮,享受友谊和酒的乐趣,同时也喜欢与僧人交流,寻求心灵的满足。这展现了作者善于与人交往,注重人际关系和精神交流的一面。
最后,诗中的"过闾里"和"竞邀迎"描绘了作者与邻里之间的和谐关系,彰显了邻里友好和互相招待的风俗。这种热情好客和亲近的态度,使得作者的闲居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地方,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一种文化风貌。
总的来说,《閒居》展现了作者在闲居生活中的宁静、淡泊和追求内心自由的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艺术、友谊和社交的热爱与重视。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的生活场景和心境,传达了一种追求宁静自由、与人友善交往的生活理念,展示了宋代士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来复迈七日,亨泰兆三阳。恰逢临吉中应,浸长三阳刚。天地凝成正气,岳渎锺为秀杰,玉燕纪呈祥。莹彻冰壶操,皎月映秋霜。日星回,乾坤辟,再更张。时乘君子道长,茅茹喜生光。抱负黄锺大吕,资禀盐梅栋柏,施用在岩廊。一骑春风里,紫诏下山堂。
几副卿谋泪,悬河决溜时。百身难命赎,一老不天遗。竹垞弘通学,桐江瘦淡诗。重因风雅惜,匪特痛吾私。
积雨晦皋圃,门前烟水平。蘋蘅增遥吹,枕席分馀清。 村旆诧酒美,赊来满鋞程。未必减宣子,何羡谢公荣。 借宅去人远,败墙连古城。愁鸱占枯枿,野鼠趋前楹。 昨日云破损,晚林先觉晴。幽篁倚微照,碧粉含疏茎。 蠹简有遗字,gs琴无泛声。蚕寒茧尚薄,燕喜雏新成。 览物正摇思
顾我虚罍耻,知君余沥多。庭前有春雪,如此薄寒何。
万里间关辞蜀道,六年前后到西馀。虽无泰华寄来树,且读人间未见书。
巷巷缲车桑茧熟,村村社鼓野神来。鹁鸠声向树阴里,花下柴扉昼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