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奴真伟人,落拓龙潜地。
据筵呼五木,已有吞世气。
世期值阳九,天纲日沦夫。
偏邦可跨州,卑号犹称帝。
匪乘艰棘运,英姿畴能济。
南戡奠番禺,西狩澄泾渭。
功虽与世隆,道亦因人废。
缅怀揖让风,黄屋身如寄。
颓波日奔迫,夜壑迁神器。
巢由独贤哉,高纵貌难继。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沖,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爲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爲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着由其子玶编爲《屏山集》二十卷,胡宪爲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建康六感·宋》是宋代刘子翚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对时局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和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寄奴真伟人,落拓龙潜地。
据筵呼五木,已有吞世气。
世期值阳九,天纲日沦夫。
偏邦可跨州,卑号犹称帝。
匪乘艰棘运,英姿畴能济。
南戡奠番禺,西狩澄泾渭。
功虽与世隆,道亦因人废。
缅怀揖让风,黄屋身如寄。
颓波日奔迫,夜壑迁神器。
巢由独贤哉,高纵貌难继。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动荡的时代和作者个人的命运。诗人在诗中寄托了对伟人的希望,希望他能够克服困境,以豪迈之气顺利崛起。诗中提到了建康、龙潜、筵、五木等地名和词语,这些形象的描绘增强了诗词的艺术感。
诗人通过描述世局的动荡和天纲的倾覆,表达了对时势的忧虑和对人事更迭的无奈。在这个时代,小国家也可以称帝,而真正的英雄却因为运势不佳而黯然失色。诗中的南戡和西狩是历史上的两个重要战役,诗人通过提及这些事件,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和对战争的反思。
在诗词的结尾,诗人表达了对过去风采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他身处颓波之中,感到时光的迁徙和命运的无常。诗人提到巢,可能指的是自己,形容自己孤独而聪明。然而,他也意识到,高贵的血统和优秀的外貌并不能保证继承下去,这是对命运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词通过对时代和个人命运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和思考。诗中运用了一些地名和隐喻,增加了诗词的艺术性和表现力。同时,诗人的抒发也引发了对历史和命运的思考,给读者留下了一些启示和思考的余地。
天可必乎?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天不可必乎?仁者必有后。二者将安取衷哉?吾闻之申包胥曰:“人定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茫茫。善者以怠,恶者以肆。盗跖之寿,孔、颜之厄,此皆天之未定者也。松柏生于山林,其始也,困于蓬蒿,
二毛生镜日,一叶落庭时。老去争由我,愁来欲泥谁。空销闲岁月,不见旧亲知。唯弄扶床女,时时强展眉。
雨余春涧水争分,野雉双飞过古坟。眼见人家住深坞,梅花绕屋不开门。
北望直百里,峨峨千仞青。断虹迎日尽,飞雨带龙腥。阴壑烟云畜,阳崖草木灵。登临终不厌,时许到兹亭。
雨后烟景绿,春水涨桃花。系舟溪上,笋舆十里达平沙。路转峰回胜处,无数青荧玉树,缥缈羽人家。楼观倚空碧,水竹湛清华。纵幽寻,携蜡屐,上苍霞。古仙何在,空馀药灶委岩洼。他日倘然归老,乞取一庵云卧,随分了生涯。底用更辛苦,九转炼黄芽。
竹底春从雪底归,烦君抱送玉婴儿。白头无复迎船喜,只供江鱼作许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