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建康》

潮平远岸草侵沙,东晋衰来最可嗟。
庾舅已能窥帝室,王都还是预人家。
山寒老树啼风曲,泉暖枯骸动芷牙。
欲起九原看一遍,秦淮声急日西斜。

作者介绍

罗隐,字昭谏,余杭人。本名横,十上不中第,遂更名,从事湖南淮润,无所合。久之,归投钱镠,累官钱塘令、镇海军掌书记、节度判官、盐铁发运副使、着作佐郎,奏授司勋郎。朱全忠以谏议大夫召,不行。魏博罗绍威推为叔父,表荐给事中,年七十七卒。隐少聪敏,既不得志,其诗以风剌为主,有《歌诗集》十四卷,《甲乙集》三卷,外集一卷。今编诗十一卷。 罗隐,字昭谏,余杭人。本名横,十上不中第,遂更名。从事湖南淮润,无所合,久之,归投钱镠,累官钱塘令、镇海军掌书记、节度判官、盐铁发运副使、着作佐郎,奏授司勋郎。朱全忠以谏议大夫召,不行。魏博罗绍威推为叔父,表荐给事中,年七十七卒。隐少聪敏,既不得志,其诗以风剌为主,有歌诗集十四卷,甲乙集三卷,外集一卷。今编诗十一卷。 罗隐,字昭谏,余杭人。本名横,十上不中第,遂更名,从事湖南淮润,无所合,久之,归投钱镠,累官钱塘令、镇海军掌书记、节度判官、盐铁发运副使、着作佐郎,奏授司勋郎,朱全忠以谏议大夫召,不行。魏博罗绍威推为叔父,表荐给事中,年七十七卒。隐少聪敏,既不得志,其诗以风剌为主,有歌诗集十四卷,甲乙集三卷,外集一卷,今编诗十一卷。 罗隐字昭谏,余杭人。后梁太祖开平三年卒,年七十七。补诗一首。

作品评述

《建康》是唐代罗隐创作的一首诗,诗意悲怆凄凉,描述了东晋衰落时期建康的景象。

潮平远岸草侵沙,东晋衰来最可嗟。
庾舅已能窥帝室,王都还是预人家。
山寒老树啼风曲,泉暖枯骸动芷牙。
欲起九原看一遍,秦淮声急日西斜。

这首诗中,罗隐描绘了建康城的衰败景象。首句“潮平远岸草侵沙”用“潮平”一词表达了建康被青草荒野所淹没的景象,传达了东晋王朝的繁荣已经逝去的感慨。接着,诗人描述了庾亮窥探帝位的动荡局势,“庾舅已能窥帝室”,暗示了朝代的动荡和不稳定。下一句“王都还是预人家”揭示了建康本应是皇室所在地,但却被普通百姓所占据,突显了朝代的衰败。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建康新旧交替的景象。他用“山寒老树啼风曲,泉暖枯骸动芷牙”描绘了建康的自然环境,山冷寒风吹拂下的树叶发出悲鸣之音,温泉中的尸骨也会颤动起来。这一描写暗示了建康的历史沉淀和繁华兴衰的变迁。

最后两句“欲起九原看一遍,秦淮声急日西斜”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和感慨。九原是历史上建康的旧名,诗人希望能够再次观看一遍曾经的繁华,但也透露出一种无奈与无力。秦淮是江南的一条河流,急促的声音伴随着夕阳的西斜,再次勾起了诗人对逝去繁荣的思念和无奈之情。

总的来说,《建康》通过生动、独特的描写手法,传递了东晋王朝的衰败和建康城的凄凉景象,同时诗人也透露出对繁华时期的怀念和对命运无奈的感慨。这首诗具有浓郁的历史气息,展示了罗隐细腻的感受和对人世沧桑的思考。

  • 《立秋夕凉风忽至炎暑稍消即事咏怀寄汴州…尚书》

    袅袅檐树动,好风西南来。红缸霏微灭,碧幌飘飖开。披襟有馀凉,拂簟无纤埃。但喜烦暑退,不惜光阴催。河秋稍清浅,月午方裴回。或行或坐卧,体适心悠哉。美人在浚都,旌旗绕楼台。虽非沧溟阻,难见如蓬莱。蝉迎节又换,雁送书未回。君位日宠重,我年日摧颓。无因风月下,一举

  • 《工部发引日属伤足卧疾不遂执绋》

    子春伤足日,况有寝门哀。元伯归全去,无由白马来。笳箫里巷咽,龟筮墓田开。片石潺湲泪,含悲叙史才。

  • 《卧云》

    满室天香仙子家,一琴一剑一杯茶。羽衣常带烟霞色,不惹人间桃李花。

  • 《禾川归途》

    天亦寒痴日易曛,客情暗暗似春云。不知细雨止还作,自倚篮舆看水纹。

  • 《白石洞》

    片石立云端,群峰向下看。夜坛星斗近,秋阁洞天寒。泉滴疑传漏,人危怯倚阑。降魔孤剑在,却并御书安。

  • 《双峰定水璘老送木犀香五首》

    谁言定水禅,入定似枯木。飞入广寒宫,收得香万解。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