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甚淮南驮,嗟哉蜀口{左马右蒙}。
护身梭结{巉山换革},防口竹编笼。
远近关梁接,高低阁栈通。
琅珰鸣铎裹,谁识木牛功。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如皋簿。继中教官,调饶州教授。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后随崔至蜀,歷通判成都府,知龙州。理宗朝,召爲秘书郎,以言事忤史弥远,罢。弥远死,以礼部员外郎召,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忠。有《平斋文集》三十二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传。 洪咨夔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平斋文集》爲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语口号、帖子词等及从《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剑外驴》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洪咨夔。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苦甚淮南驮,
嗟哉蜀口左马右蒙。
护身梭结巉山换革,
防口竹编笼。
远近关梁接,
高低阁栈通。
琅珰鸣铎裹,
谁识木牛功。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交通运输的景象。作者用简练的语言,生动地描述了运输工具和场景,表达了对劳动者的敬意以及对运输工作的关注。
赏析:
这首诗词以形象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宋代交通运输的情景。首先,作者提到了淮南驮,这是指淮河流域的驮运工具。通过使用“苦甚”这样的形容词,表达了驮运工作的辛苦和艰苦。接着,他提到了蜀口,左马和右蒙,这是指蜀地(今四川地区)的交通要道,左马和右蒙是指驮运货物的马匹。这里作者表达了对运输工具的称赞和对运输工作的重要性的思考。
接下来的两句诗描述了一种保护货物的方式。护身梭结是指用绳索或织物来绑扎货物,巉山换革是指在山路上更换驮运工具的方式。防口竹编笼则是一种用竹子编织的笼子,用来装载货物并防止货物掉落。这里作者通过描绘保护和固定货物的方式,体现了他对运输工作的关注和对细节的把握。
最后的四句诗描绘了交通运输的景象。远近关梁接指的是远近的山岭连绵起伏,形成了通道和要道。高低阁栈通则是指高低不平的道路上建立的桥梁和栈道,使得交通畅通无阻。琅珰鸣铎裹是指鸣钟和悬铃在运输途中被包裹起来,以保护它们不受损坏。最后一句“谁识木牛功”表达了对劳动者的称赞和对运输工作的理解,木牛是古代一种用木头制成的运输工具,用来运送重物。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对细节的关注,将交通运输的场景展现在读者面前,表达了对劳动者的敬意和对运输工作的思考。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那些默默奉献的劳动者,传达出一种对劳动价值的尊重和赞美的情感。
草露团团夜气浓,一天明月半弯弓。光涵万顷澄秋霁,影落千山接翠空。毫发不迷孤照处,胆肝尽露广寒宫。回廊独步浑无觉,似是泠然驾远风。
少年读杜诗,颇厌其枯槁。斯时熟读之,始知句句好。书生挟蠹鱼,流行万里道。朱颜日以衰,玄发日已老。耿耿不圆卿,宁方自为皂。举目无寸亲,忧伤入怀抱。炎天冷如冰,碛地不生草。我马跑沙石,我饥面苍昊。人马不相离,冻死俱未保。何当回白日,阴云尽一扫。
落日溪边杖白头,破裘不补冷飕飕。戆愚酷信纸上语,老病犹先天下忧。末俗陵迟稀独立,斯文崩坏欲横流。绍兴人物嗟谁在?空记当年接俊游。
扁舟转山曲,未至已先惊。白浪横江起,槎牙似雪城。番番従高来,一一投涧坑。大鱼不能上,暴鬣一作腮滩下横。小鱼散复合,瀺灂如遭烹。鸬鹚不敢下,飞过两翅轻。白鹭夸瘦捷,插脚还欹倾。区区舟上人,薄技安敢呈。只应滩头庙,赖此牛酒盈。
征君一月不出屋,客来喜值清秋时。会稽录事应当别,笠泽高僧定赋诗。新月忽从溪上出,清尊还向竹间移。殷勤持寄于高士,切莫愁吟两鬓丝。
一室凌埃壒,公堂更左偏。闲消官上日,小隐洞吴。棋酒随醒醉,蚊虻断扑缘。怜渠锻炉侧,矻矻计巢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