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毂谁将玉斧修,风帘收卷许相留。
虚明窗户不知夜,清白身心长濯秋。
鹤梦巢寒松挂壁,鱼惊波动水浮钩。
胡床瘦坐摇香篆,净照壶中一默游。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鉴维那求月堂颂》是宋代释正觉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谁会修饰那用桂木制成的车轮?风帘被卷起,请求留下来。虚明的窗户不知道夜晚,身心洗涤在清白的秋天。鹤梦中筑巢于寒松之上,鱼惊扰动水面,钓钩漂浮其中。坐在胡床上颤抖,晃动着香篆,寂静地徜徉于清净的壶中。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月堂景象,表达了释正觉对清静和内心宁静的追求。通过描述各种物象,诗人表达了对修身养性、追求清净境界的向往。
赏析:
《鉴维那求月堂颂》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安静清净的月堂景象,给人一种宁静和祥和的感觉。诗中通过运用对比手法,将外部环境与内心境界相对照,突出了内心的宁静和清净。桂毂、风帘、虚明窗户等描绘了月堂的物象,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清静环境的追求。鹤梦巢寒松挂壁、鱼惊波动水浮钩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与背景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胡床瘦坐摇香篆、净照壶中一默游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自在,通过坐在胡床上摇动香篆的描写,显示了诗人在内心中游离的状态。整首诗把外部景象和内心状态巧妙地结合起来,通过对月堂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清静和内心宁静的追求,给人以舒适和宁静的感受。
每因种树悲年事,待看成阴是几时。眼见子孙孙又子,不如栽竹绕园池。
不驰骏马驾青牛,西度函关紫气浮。文字五千传道德,仅同释教让儒流。
较猎燕山经几春,雕弓白羽不离身。年来马上浑无力,望见飞鸿指似人。
外湖莲子长参差,霁山青处鸥飞。水天溶漾画桡迟,人影鉴中移。桃叶浅声双唱,杏红深色轻衣。小荷障面避斜晖,分得翠阴归。
吾闻古君子,介介励其节。入门疑储宫,抚己思鈇钺。志者若不退,佞者何由达。君臣一殽膳,家国共残杀。此道见于今,永思心若裂。王臣方謇謇,佐我无玷缺。如何以谋计,中道生芽蘖。宪司遵故典,分道播南越。苍惶出班行,家室不容别。玄鬓行为霜,清泪立成血。乘遽剧飞鸟,就传
英主龙飞嗣位来,洮东首奏捷师回。若评后圣勋臣序,功占凌烟第一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