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从沙渚入荆城,十里金堤掌样平。
晓露香留红芰湿,午风清逐白苹生。
柳边系马频酤酒,沙际呼鱼旋作羹。
所欠直惟佳客耳,明朝能辍暇偕行。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简项仲宗游亭皋》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这首诗以描绘作者与朋友项仲宗游览亭皋的情景为主题。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简项仲宗游亭皋》
试从沙渚入荆城,
十里金堤掌样平。
晓露香留红芰湿,
午风清逐白苹生。
柳边系马频酤酒,
沙际呼鱼旋作羹。
所欠直惟佳客耳,
明朝能辍暇偕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作者与朋友项仲宗游览亭皋的情景为主题。诗人李曾伯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朋友间的欢愉交流,展现了一幅宜人和谐的景象。
诗的开头,“试从沙渚入荆城”,描述了诗人和朋友在沙渚起航,进入荆州城的情景。十里金堤是一条修筑良好的堤坝,掌样平意味着平坦整齐。这里描绘了沿途的景色宜人,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接着,诗人以细腻的描写,描绘了清晨的景色。晓露的芬芳使红芰湿润,清新的午风吹拂着白苹。这些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给人以清新宜人的感受。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述了他们乘坐船只游览的情景。在柳边,他们系住马匹,频繁地饮酒,享受着欢乐的时光。沙际的水面上,他们呼唤着鱼儿,将其捕捞制成美味的羹汤。这些描写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们的欢愉与闲适,突显了友谊和宴乐的气氛。
最后两句“所欠直惟佳客耳,明朝能辍暇偕行”,表达了诗人对于佳客的惋惜之情,并期盼着明天再度放下琐事,与朋友一同出游。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友谊与欢乐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盼。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和友谊为线索,以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和谐宜人的画面,表达了友情和欢乐的情感。通过对自然和人情的描绘,诗人营造了一种宁静、快乐和祥和的氛围,给读者带来一种愉悦和舒适的感受。
流年五十前,朝朝倚少年。流年五十后,日日侵皓首。非通非介人,谁论四十九。贤哉蘧伯玉,清风独不朽。
不赋杜鹃三十秋,今愁不比昔时愁。杜鹃岂是催春去,为见春来啼不休。
沩水闻贞媛,常山索锐师。昔忧迷帝力,今分送王姬。事等和强虏,恩殊睦本枝。四郊多垒在,此礼恐无时。
出门处处皆桃李,我独呻吟一室中。只道有诗敺疟鬼,谁知无檄愈头风!
不问人间事,连年鸟外居。白云吟次见,青壁醉来书。扫石秋苔駮,开窗夜月虚。于时已无念,生计有樵渔。
岁月蹉跎发已丝,埋头自笑有书痴。故人倘解怜清好,归去山记补缺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