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公靳惜是虚名,怪我吟诗笔不停。
莫把文章觑天巧,只将浑沌养余龄。
姜特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爲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八十岁时尚存世。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有《梅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梅山小稿》(简称小稿)。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復灞桥风雪间思也。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鷄肋,不忍弃也。故录之,名曰《续稿》。
《閒吟》是宋代诗人姜特立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创作才华的自省和对于艺术追求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
天公靳惜是虚名,
怪我吟诗笔不停。
莫把文章觑天巧,
只将浑沌养余龄。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个人创作才华和艺术追求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于才华被埋没和追求功名虚浮的疑虑与忧虑。
诗的开头,作者用“天公靳惜是虚名”来形容自己的才华被上天所忽视,意味着他在文学创作方面未能得到广泛认可和赞赏。这种自省的语气表达了作者对自身才华的怀疑和对外界评价的担忧。
接下来的两句“怪我吟诗笔不停。莫把文章觑天巧”,作者在反思自己过度追求技巧和巧思,而忽略了真正的内涵和意义。他意识到,将注意力过分放在华丽的技巧和巧妙的构思上,只会使作品失去真实和深度。诗人呼吁读者不要只追求技巧和巧妙的表达,而是应该关注作品背后的真实和深远的意义。
最后一句“只将浑沌养余龄”,表明作者希望抛弃繁琐的技巧和巧思,而是追求一种内心的宁静和淳朴,将自己的创作养育成长。他将创作比作浑沌,表示创作应该像自然界一样自发而纯粹,不受拘束和功利的约束,以此来提醒自己和读者创作应该追求内心真实和自然的表达。
这首诗词通过反思自身创作和审美观念,表达了作者追求内心深度和真实表达的艺术追求,批判了追求技巧和功名的浮华风气。它呼吁读者在创作和欣赏中追求真实和深度,回归内心的本真。
之子蕴琅玕,幽轩足考槃。茏葱烟翠湿,琐碎日光寒。似向兰亭见,全胜墨三看。是中虽信美,未可懒弹冠。
客路行多少,干人无易颜。未成终老计,难致此身闲。月兔走入海,日乌飞出山。流年留不得,半在别离间。
春来脚不踏青青,梦里还家梦又醒。一树垂杨楼外绿,莺声不似故园听。
曾求芳茗贡芜词,果沐颁沾味甚奇。龟背起纹轻炙处,云头翻液乍烹时。老丞倦闷偏宜矣,旧客过从别有之。珍重宗亲相寄惠,水亭山阁自携持。
放下著,须弥山。分明北斗面南看。没丝毫,相阻拦。休儱侗,莫颟顸。含元殿上问长安。欲归家,行路难。放下著,须弥山。百斛油麻水上摊。欲成团,真个难。除有累,去痴顽。无心犹是隔重关。到其中,方是安。
渺渺云山去几重,依依独听广陵钟。明朝借问南来客,五马双旌何处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