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物候伤心地,远寺经过禁火辰。
芳草垄边回首客,野花丛里断肠人。
紫荆繁艳空门昼,红药深开古殿春。
叹息光阴催白发,莫悲风月独沾巾。
李绅,字公垂,润州无锡人。为人短小精悍,于诗最有名,时号短李。元和初,擢进士第,补国子助教,不乐辄去。李锜辟掌书记,锜抗命,不为草表,几见害。穆宗召为右拾遗、翰林学士,与李德裕、元稹同时号三俊。歷中书舍人、御史中丞、户部侍郎。敬宗立,李逢吉搆之,贬端州司马,徙江州长史,迁滁、寿二州刺史,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太和中,擢浙东观察使。开成初,迁河南尹、宣武节度使。武宗即位,召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进尚书右僕射,封赵郡公。居位四年,以检校右僕射平章事节度淮南。卒,赠太尉,谥文肃。《追昔游诗》三卷,杂诗一卷,今合编为四卷。 李绅字公垂,润州无锡人,登元和元年武翊黄榜进士第,武宗会昌六年卒。补诗一首。
《建元寺(一作和郭郧寒食)》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江城物候伤心地,
远寺经过禁火辰。
芳草垄边回首客,
野花丛里断肠人。
紫荆繁艳空门昼,
红药深开古殿春。
叹息光阴催白发,
莫悲风月独沾巾。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建在江城的寺庙,寺庙所在的环境和景色带给诗人伤感的情绪。寺庙附近的物候变化使他感到心痛。诗人远离寺庙,经过禁火时辰(指寺庙内禁止点火的时间),回顾着寺庙旁边芳草垄边的游客。在野花丛中有一个伤心的人。紫荆花盛开在空门(指佛寺)的白天,红药花深深地开放在古老的殿堂里的春天。诗人叹息时光的推移催促着他的白发,但他告诫自己不要因为风月之事而悲伤,因为他独自一人。
赏析:
这首诗以写景的方式展现了一个离别的场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寺庙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离别的感伤之情。江城的物候变化让诗人感到伤心,离开寺庙时,他回顾着寺庙旁的芳草垄和野花丛中的伤心人。寺庙里紫荆花盛开,古殿里的红药花也绽放着,这些景物与诗人的离别形成对比,凸显了光阴的无情和人事的变迁。诗人在最后叮嘱自己不要因为风月之事而悲伤,表达了对离别和时光流逝的深切思考。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离别的情感交融,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离别的感伤之情,同时也传达了对离别的思考和对人生变迁的领悟。诗人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诗中的景物和情感,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画屏展尽一山川。
琳宫朝谒早追趋,漏尽铜壶杀点初。半缕碧云横界月,一规银镜裂成梳。自拈沉水祈天寿,散作非烟满王虚。已被新寒欺病骨,柳阴偏隔日光疏。
七月坐凉宵,金波满丽谯。容华芳意改,枕席怨情饶。锦字沾愁泪,罗裙缓细腰。不如银汉女,岁岁鹊成桥。
父兄未老先亡过。已后不须发课。决定轮排到我。生死如何躲。悟来便做**麽。一任人猜心破。认正个中些个。有分携云朵。
青山北去连天会,绿水东流到八闽。何必此中分界限,普天率土尽王臣。
南国蜚声,三鳌孕粹,中兴循吏称首。官在中都,斑参玉笋,妙简帝心应久。长材已试,名字向、金瓯先覆。貂冕冠蝉载服,鸾台凤池荣簉。年年桂觞介寿。正江梅、犯寒时候。料想舞僮歌女,翠鬟依旧。富贵人间罕有。任鼎沸笙箫对樽□。稳步堤沙,高攀禁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