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减字木兰花(庚辰送春)》

送春待晓。
春是五更先去了。
我醉方知。
春正怜伊怕别伊。
留君不可。
归到海边方忆我。
做尽花归。
欲赠君时少一枝。

作者介绍

刘辰翁(一二三二~一二九七)(生年据本集卷九《百字令》自注“僕生绍定之五年壬辰”,卒年据《天下同文集》卷三七《哭须溪墓》),字会孟,号须溪,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因母老,请爲赣州濂溪书院山长。五年,应江万里邀入福建转运司幕,未几,随江入福建安抚司幕。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爲临安府教授。四年,入江东转运司幕。五年,爲中书省架阁,丁母忧去。元成宗大德元年卒。遗着由子将孙编爲《须溪先生集》,《宋史·艺文志》着录爲一百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天下同文集》等书所录,辑爲十卷,另有《须溪先生四景诗集》传世。《新元史》卷二三七、《宋季忠义录》卷一六有传。 刘辰翁诗,《须溪集》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有关书引录,编爲第一卷。《须溪先生四景诗集》以宜秋馆本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编爲第二、三、四、五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减字木兰花(庚辰送春)》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刘辰翁。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春天已经过去,我送春的心情一直持续到天亮。春天早已离去,我直到喝醉才感觉到。春天正在怜惜她,害怕离别她。请你不要离开,等到你回到海边时才会想起我。花已经凋谢,当我想送给你时,却少了一枝。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春天的离去时送别春天的情景。诗人用减字木兰花作为意象,表达了他对春天的眷恋和不舍之情。他意识到春天已经离去,但他的心情仍停留在春天的温暖和美好之中。他喝醉后才真正感受到春天的离去,表现出他对春天的眷恋之情。诗人希望春天能够珍惜自己,害怕离别自己,请求春天不要离开。当春天回到海边时,他希望春天能够想起他。诗人还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遗憾,花已经凋谢,当他想送给春天一枝花时,却少了一枝,这象征着他无法完全表达自己的情感。

赏析:
《减字木兰花(庚辰送春)》通过描绘春天的离去和诗人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对春天美好的追忆和眷恋之情。诗人通过减字木兰花的形象,将自己与春天相比,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和渴望。诗词中的醉态和留恋不舍的情感,增添了诗词的浓郁情感色彩。同时,诗人还通过花凋谢少一枝的形象,表达了自己无法完全表达情感的无奈和遗憾之情。整首诗词曲折婉转、意境深远,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首诗词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美好的向往和不舍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交流与情感共鸣。它通过诗人个人的情感体验,抒发了普遍的情感和思考,使读者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能对春天的离去和时光的流转产生共鸣和思考。

  • 《淳熙二年发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册宝十一首》

    天畏遐福,允彰父慈。维昔旷典,我能举之。徐尔陟降,敬尔威备。申锡无疆,永言保之。

  • 《挽姚君二首》

    处心心无愧,持身德有常。施恩周里闬,植福遍僧坊。入户书盈室,开樽客满堂。清芬传后叶,看取桂枝芳。

  • 《旬日公事颇简喜而有赋》

    社近楼台昼已长,丰年颇减簿书忙。雨催树绿吹箫陌,日射尘红击鞠场。农事渐兴初浸种,吏衙早退独焚香。晚来别有欢然处,检教儿书又一箱。

  • 《长相思(高调)》

    夜色澄明。天街如水,风力微冷帘旌。幽期再偶,坐久相看才喜,欲叹还惊。醉眼重醒。映雕阑修竹,共数流萤。细语轻盈。侭银台、挂蜡潜听。自初识伊来,便惜妖娆艳质,美眄柔情。桃溪换世,鸾驭凌空,有愿须成。游丝荡絮,任轻狂、相逐牵萦。但连环不解,流水长东,难负深盟。

  • 《月下杲饮七首》

    酒边无物伴长瓶,一颗新莲一段冰。月下不风终是爽,烛光何罪也堪憎。

  • 《早春》

    良夜岁应足,严风为变春。遍回寒作暖,通改旧成新。秀树因馨雨,融冰雨泛蘋.韶光不偏党,积渐煦疲民。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