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花飘尽。
云压绿阴风乍定。
帘幕闲垂。
弄语千般燕子飞。
小楼深静。
睡起残妆犹未整。
梦不成归。
泪滴斑斑金缕衣。
康与之,字伯可,号顺庵,洛阳(今属河南)人,一作嘉兴人。高宗建炎初上《中兴十策》,声名甚着。绍兴时秦桧当国,趋附求进。十五年(一一四五),擢监尚书六部门。专爲歌词谀体应制。十七年,爲军器监丞。桧死,除名贬钦州,移雷州、新州。有《顺庵乐府》五卷,已佚,仅《两宋名贤小集》中存《椒亭小集》一卷。《宋史翼》卷二七有传。今录诗十三首。
《减字木兰花·杨花飘尽》是宋代诗人康与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杨花飘尽。云压绿阴风乍定。
帘幕闲垂。弄语千般燕子飞。
小楼深静。睡起残妆犹未整。
梦不成归。泪滴斑斑金缕衣。
诗意:
这首诗以杨花飘落为背景,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女子的离愁别绪。通过表现自然景物和人的内心情感,诗人传达了离别之情和对爱情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诗人通过描述杨花飘尽,云压绿阴,风乍定,帘幕闲垂等细节,展现了春天的转瞬即逝和变幻不定的特点。
在描写女子的情感方面,诗人运用了多种意象。他提到燕子飞舞,小楼静谧,睡起时残妆未整等,表达了女子心中的离愁别绪和对爱情的思念。诗句"弄语千般燕子飞"形象地表现了女子心中难以言表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她内心的悲伤和无奈。
诗的最后两句"梦不成归,泪滴斑斑金缕衣"则直接揭示了女子的心境。她无法入睡,梦境无法实现,思念之情使得她的金缕衣上滴下了斑斑泪痕。这一描写生动地表现了女子对离别的痛苦和对爱情的无奈。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春天的变幻和女子的离愁别绪,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进而引发读者对离别和爱情的思考。
闻道经行处,山前与水阳。磬声深小院,灯影迥高房。落宿依楼角,归云拥殿廊。羡师闲未得,早起逐班行。
天边崧少远微茫,犹想霓旌驻水旁。逸态瑰姿何处在,尚应遗恨寄君王。
春尽江南归已迟,湘南风雨度花时。无因剪取湘江色,携看江屏画竹枝。
职事烦填委,文墨分消散。驰翰未暇食,日昃不知晏。沈迷簿书领,回回自昏乱。释此出西城,登高且游观。方塘含白水,中有凫与雁。安得肃肃羽,从尔游波澜。
郁郁雨相遇,出门草青青。酒酣拔剑舞,慷慨送子行。驱马涉大河,日暮怀洛京。前登太行路,志士亦未平。薄游五府都,高步振英声。主人才且贤,重士百金轻。丝竹促飞觞,夜宴达晨星。娱乐易淹暮,谅在执高情。
斗峰遥忆旧松台,为劝农耕特地来。短李高名光翠壁,伪刘陈迹没苍苔。洞天日永风埃净,岩壑云收霁色开。好景最宜供宴赏,操觚欲赋愧非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