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鸂鶒绕渔梁,摇漾山光与水光。
不管使君征棹远,依然飞下旧池塘。
晁补之(一○五三~一一一○),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调澶州司户参军。召试学官,除北京国子监教授,迁太学正。哲宗元祐初,召试学士院,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迁知齐州。与黄庭坚等并称苏门四学士。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累贬监信州酒税。徽宗即位,召爲着作佐郎,擢吏部郎中。出知河中府,徙湖州、密州。崇宁间党论復起,奉祠禄居家,葺归来园,慕晋陶潜爲人。大观四年起知达州,改泗州,卒于任,年五十八。有《鸡肋集》七十卷。事见《柯山集拾遗》卷一二《晁无咎墓志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晁补之诗,以明崇祯诗瘦阁仿宋刊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明光泽堂抄本(简称光本,藏北京图书馆)、涵芬楼藏明蓝格抄本(简称涵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将别历下二首二
鸳鸯鸂鶒绕渔梁,
摇漾山光与水光。
不管使君征棹远,
依然飞下旧池塘。
中文译文:
彼此离别在历城南的渔梁,
湖水波光和山峦倒映交相辉映。
无论使君征战棹远行,
它们仍然飞翔在曾经的池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晁补之的《将别历下二首二》。诗人通过描绘渔梁上的鸳鸯、鸂鶒等水鸟,以及湖水中的山光和水光,表达了离别的情感和对过去的怀念。
诗中的鸳鸯、鸂鶒等水鸟围绕在渔梁上,形成了一幅美丽的景象。它们在湖水中摇曳飞舞,与山光和水光相互辉映,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画面。这里的渔梁和旧池塘象征着诗人过去的生活和情感纽带,使君则指的是离别的对象。
诗人以水鸟和湖光山色作为表达离别的意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离别的痛苦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之情。即使使君远行征战,渔梁上的鸟儿仍然在飞翔,它们仍然在旧池塘中自由自在地生活。这种对自然界的描写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与诗人内心深处的离愁别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整首诗抒发了离别之痛和对过去的眷恋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凸显了离愁别绪中的宁静和自由。这种抒情方式在宋代诗词中较为常见,展现了晁补之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自然美的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