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端午又今朝。
鬓萧萧。
思摇摇。
应是南风,湘浦正波涛。
千古独醒魂在否,无处问,有谁招。
何人帘幕倚兰皋。
看飞桡。
夺高标。
饶把笙歌,供笑醉陶陶。
孤坐小窗香一篆,弦绿绮,鼓离骚。
《江城子(重午书怀)》是宋代诗人陈著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年年端午又今朝,
每年的端午节又到了今天,
鬓发悲凉,思绪万千。
我想这一定是南风吹拂,
湘江的浪涛正汹涌澎湃。
千古以来,我的灵魂是否独自清醒,
无处可问,有谁能够招呼我。
有谁能倚在兰草丛生的帘幕旁。
看着船桨飞速划过江面,
夺取高高的标杆。
不妨奏起笙歌,
献给那些欢笑醉倒的人们。
我孤坐在小窗前,闻到一阵香气,
琴弦拨动,绿纱舞动,鼓声回荡。
诗意:
这首诗词以端午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在端午节日思乡的情感与怀念之情。诗人身处江城,感叹年年端午节的来临,同时思念故乡的亲人和风景。他感叹自己的孤独和迷茫,希望能有人与他分享思乡之情。诗人通过描绘南风吹过湘江波涛汹涌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澎湃与不安。他希望能够与他人共享欢笑与醉酒,因此提出了奏笙歌的愿望。最后,诗人独自坐在小窗前,聆听琴声与鼓声,感受到了一种唯美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词以端午节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身处境的感慨。诗人以简洁的语言,通过对鬓发悲凉、思绪万千的描写,深刻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而诗中关于南风、湘江的描绘,则增添了一种激情澎湃的氛围。诗人希望能有人能够与他分享思乡之情,并提出了奏笙歌的愿望,表达了对欢笑与醉酒的向往。最后,诗人孤独地坐在小窗前,聆听琴声与鼓声,这种景象给人一种静谧与唯美的感觉,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柔情与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表达,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展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春风浩荡作春阴,弱燕归来不自禁。白塔昏昏才半露,青山淡淡欲平沉。裘茸细雨初惊湿,屐齿新泥忽已深。直怕楼高生客恨,不因病起倦登临。
东风吹雨宿尘轻,丱丱村原正晓晴。远树有花皆辨色,好峰无数不知名。云开雁鹜横长塞,草绿牛羊上废城。欲向燕山还极目,夕阳时候更分明。
东坡笑说吃龙肉,舌底那知己燕津。能省燕津真有味,会言龙肉不为珍。
岩石玲珑翠竹斜,木犀依约又残花。长官婢我无才思,却忆东堂旧作家。
龟山寺里访遗尘,铁佛苔封丈六身。追蠡有铭稽甲子,支祈无害念庚辰。渡淮独鸟斜斜日,送客飞花渺渺春。暂倚高风一回首,白云如海正愁人。
不将高盖竟烟尘,自向蓬茅认此身。唐祖本来成大业,岂非姚宋是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