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江村杂兴(十三首)》

江月盈盈白,墟烟细细阴。
茅茨孤碓急,机杼一灯深。
短笛多悲调,长歌少醉吟。
自怜知己尽,空负壁间琴。
¤

作品评述

这是一首明代杨基的诗词《江村杂兴(十三首)》。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江月盈盈白,墟烟细细阴。
江中的月光明亮洁白,村庄的烟雾细密而阴暗。

诗意:诗人通过描绘江中的月光和村庄的烟雾,展现了一幅寂静而幽美的江村夜景。江月明亮洁白,照亮了黑暗的江水,而村庄的烟雾则给整个景象增添了一层神秘的氛围。

茅茨孤碓急,机杼一灯深。
茅屋里传来孤寂的碓声,象征着辛勤劳作;而一盏孤灯照亮着孤寂的纺织机。

诗意:诗人以孤碓急促的声音和一盏孤灯照明的纺织机来描绘农村的生活场景。茅屋中的碓声表达了农民辛勤劳作的形象,而纺织机上的孤灯则象征着诗人孤寂的心境。

短笛多悲调,长歌少醉吟。
短笛吹奏出悲伤的曲调,长歌的吟唱却很少醉人。

诗意:诗人描述了江村中音乐的情景。短笛所奏的曲调悲伤动人,而长歌则很少有能够使人陶醉其中的吟唱。这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深情厚意,并对长歌少有醉人之处表达了一种遗憾之情。

自怜知己尽,空负壁间琴。
诗人自怜没有知己,孤独一人,只能空悲琴声。

诗意: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孤独与无奈。他感到自己没有真正的知己,只能在壁间空悲琴声,表达内心的苦闷和寂寞。

赏析: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江村夜景、生活场景和音乐情景,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奈。诗人以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江中的月光、村庄的烟雾、茅屋中的碓声和纺织机上的孤灯。通过对这些景象的描写,诗人传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整首诗词以寂静的夜景为背景,透露出一种孤寂和无助的心境,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际关系的渴望。

  • 《湘中》

    一棹无情度碧湘,行行不脱水云乡。旗亭少饮村醪薄,田舍新炊晚稻香。箫鼓远来朝岳去,包笼争出趁虚忙。涂人有愧黄居士,十载看经不下堂。

  • 《霜夜望月》

    人静蛩喧天欲霜,不眠独自步风廊。闲看月走仍云走,知是云忙复月忙。

  • 《长芦舟中夜坐》

    故国五千里,孤帆四十程。客怀偏浩荡,乡梦不分明。万折河流曲,三更斗柄横。不眠方宴坐,野寺又钟声。

  • 《初入平低书院》

    雪屋弹琴泛作声,寂无人语纸窗明。倦游识破诸缘妄,心与梅花一处清。

  • 《寓崇圣寺怀李校书》

    几日卧南亭,卷帘秋月清。河关初罢梦,池阁更含情。寒露润金井,高风飘玉筝。前年共游客,刀笔事戎旌。

  • 《浣溪沙》

    帘幕重重护烛枝,碧阑干外雨如丝。轻衾小枕乍寒时。弦谱相思鸾柱涩,梦愁远别麝熏微。昨宵新病酒杯知。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