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深却倦游,矮屋任低头。
花落东风怨,莺啼夜雨愁。
酒烦邻媪买,诗许社僧求。
欲驾东家鹤,吹笙到十洲。
《江村杂兴(十三首)》是明代诗人杨基创作的一组诗词。这组诗词描绘了江村的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情感,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情深却倦游,矮屋任低头。
渴望深情却感到旅游的疲惫,低矮的房屋使人不禁低头沉思。
诗词开篇即表现了诗人对于旅途的倦怠之情,他的情感深沉而浓烈。矮屋任低头一句,描绘了诗人身处清贫的环境中,仰望苍天却又不得不低头屈尊的景象,凸显了他内心的无奈和苦闷。
花落东风怨,莺啼夜雨愁。
花朵随着东风凋谢,引发了怨恨之情,夜晚的雨声伴莺啼,更加增添了哀愁之感。
这两句诗抓住了自然界的景物,以花落东风和莺啼夜雨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悲伤。花朵凋零是自然界的常态,但在诗人眼中,却成为他心灵的映射,与自身的愁苦相呼应。
酒烦邻媪买,诗许社僧求。
烦恼饮酒时常有邻媪前来索要,而写诗则能得到寻求心灵安慰的社僧。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烦恼的厌倦和对于诗歌创作的渴望。酒烦邻媪买一句,描绘了诗人沉迷于烦恼之中,却无法摆脱外界的纷扰。而诗许社僧求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将写诗作为一种寻求内心宁静的方式。
欲驾东家鹤,吹笙到十洲。
渴望乘坐东方的仙鹤,吹奏笙歌游历十方。
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的向往和对自由自在的追求。欲驾东家鹤一句,描绘了诗人憧憬飞升的仙境,希望借助仙鹤来达到超越尘世的境地。吹笙到十洲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心灵的自由飘荡和对广阔世界的向往。
整体而言,《江村杂兴(十三首)》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倦怠和对自然、诗歌的向往。通过描绘景物和情感的交织,诗词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愁、悲伤以及对追求自由、超脱的渴望。这些情感和意象相互交织,展示了诗人对于人生境遇的思考和对理想追求的远大憧憬。整体上,这组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同时展示了他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于超越现实的渴望。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生境遇的描绘,诗词呈现了一种既浓烈又深沉的情感,给读者留下了思考和联想的空间。
一棹无情度碧湘,行行不脱水云乡。旗亭少饮村醪薄,田舍新炊晚稻香。箫鼓远来朝岳去,包笼争出趁虚忙。涂人有愧黄居士,十载看经不下堂。
人静蛩喧天欲霜,不眠独自步风廊。闲看月走仍云走,知是云忙复月忙。
故国五千里,孤帆四十程。客怀偏浩荡,乡梦不分明。万折河流曲,三更斗柄横。不眠方宴坐,野寺又钟声。
雪屋弹琴泛作声,寂无人语纸窗明。倦游识破诸缘妄,心与梅花一处清。
几日卧南亭,卷帘秋月清。河关初罢梦,池阁更含情。寒露润金井,高风飘玉筝。前年共游客,刀笔事戎旌。
帘幕重重护烛枝,碧阑干外雨如丝。轻衾小枕乍寒时。弦谱相思鸾柱涩,梦愁远别麝熏微。昨宵新病酒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