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江村外,黄芦野水边。
叶深风落地,禾偃涝余田。
雁鹜违寒日,牛羊入远烟。
岸人连棘户,尽室避军船。
《江村》是明代吴会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江村的景色和生活场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情的语言,传达出作者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切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红树江村外,黄芦野水边。
叶深风落地,禾偃涝余田。
雁鹜违寒日,牛羊入远烟。
岸人连棘户,尽室避军船。
诗意和赏析:
《江村》以红树江村为背景,展现了江村的自然景色和人们的生活场景。诗中描绘的红树与江村的结合,呈现出一幅美丽的画面。黄芦、禾苗和叶落等元素,突出了江村的季节特色,同时也点明了时间的流转。
诗中提到的雁和鹜,象征着迁徙与离别,暗示着季节的变迁和人事的更替。冬天来临时,雁鹜离去,寒冷的光景逐渐显现。而牛羊进入远处的烟雾中,预示着江村人们对即将到来的严冬采取的防范措施。
最后两句描写了岸边的居民,在军船来临时纷纷避开,连棘户中的人们纷纷躲入自己的房屋。这种场景表达了普通百姓对战乱的畏惧和对平安的渴望,展现了江村人们的艰难境遇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江村的季节变迁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虽然描绘了一幅较为贫困和动荡的景象,但也透露出对安宁和宁静生活的渴望。通过诗词的抒发,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和人情的深切感慨,以及对和平与安宁的向往。
明日重阳今日归,布帆丝雨望霏霏。行过鹤渚知堪住,家在龙沙意有违。
舞困歌慵酒梦迟,小栏舒腕转腰时。落花垂柳娇无力,都送春愁上两眉。
忽忽弄明珠,纷纷拥塞酥。都忘春老大,复作冷工夫。甲拆迟先达,芳菲约后图。兴来还兴尽,呵手复须臾。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归帆 一作:征帆)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
放行把住谩周遮,一段风流出当家。不是当年漆桶破,争能撒土又抛沙。
千峰围古寺,深处敞楼台。景异寻常处,人须特达来。松杉寒更茂,岚霭昼还开。欲续丰碑语,含毫恨不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