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江上别柳中庸》

秦人江上见,握手便沾衣。
近日相知少,往年亲故稀。
远游何处去,旧业几时归。
更向巴陵宿,堪闻雁北飞。

作者介绍

李端,字正已,赵郡人,大历五年进士。与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唱和,号大历十才子。尝客驸马郭暧第,赋诗冠其坐客。初授校书郎,后移疾江南,官杭州司马卒。集三卷,今编诗三卷。

作品评述

《江上别柳中庸》是一首唐代诗词,作者是李端。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秦人江上见,握手便沾衣。
近日相知少,往年亲故稀。
远游何处去,旧业几时归。
更向巴陵宿,堪闻雁北飞。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在江上与友人告别的情景。诗人与江边的秦人相遇,彼此握手时,湿润的手掌使诗人的衣袖也沾上了湿痕。诗人感叹近来与认识的人越来越少,而往年的亲朋好友也变得稀少。他思考着远行的目的地,不知道何时能回到过去的事业和生活中。最后,诗人决定前往巴陵暂住,他能够听到北方雁群的飞行声,这也让他心生感慨。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通过对别离场景的描写,诗人表达了近来与人交往的减少和亲友稀少的感受,以及对未来的迷惘和彷徨。诗中的江上别离情景象征着生活中的离散和变迁,而对远方雁群的触动则体现了对故乡和过去的思念之情。

诗人运用简练的语言,巧妙地传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使读者能够共鸣诗人的孤独和迷茫。同时,诗人对远游和归乡的思考也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旅途和归宿的思考。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和日常情景为背景,通过微妙的描写和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思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岁月流转中的无常和人生的无奈。

总之,李端的《江上别柳中庸》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迷茫和对过去的思念。这首诗词通过对别离场景的描写和远方雁群的触动,引发了读者对人生旅途和归宿的思考。

  • 《孤松叹》

    孤松倚云青亭亭,故老谓是苍龙精。古苔无花护铁甲,五月忽听秋风声。幽人恐尔斧斤辱,独傍孤根结茅屋。月明喜看清影摇,雪冻却愁梢尾秃。昨夜飞霜下南海,山林草木无光彩。起来摩挲屋上松,颜色如常心不改。幽人盘桓重慷慨,此物乃是真栋梁。呜呼!既是真栋梁,天子何不用是扶

  • 《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舍人…窦七校书》

    南去经三楚,东来过五湖。山头看候馆,水面问征途。地远穷江界,天低极海隅。飘零同落叶,浩荡似乘桴。渐觉乡原异,深知土产殊。夷音语嘲哳,蛮态笑睢盱。水市通闤闠,烟村混舳舻。吏征渔户税,人纳火田租。亥日饶虾蟹,寅年足虎貙。成人男作丱,事鬼女为巫。楼暗攒倡妇,堤长

  • 《宿舒湖希上人房》

    入寺先来此,经窗半在湖。秋风新菡萏,暮雨老菰蒲。任听浮生速,能消默坐无。语来灯焰短,嘒唳发高梧。

  • 《酬思黯代书见戏(一作酬牛相见寄)》

    官冷如浆病满身,凌寒不易过天津。少年留取多情兴,请待花时作主人。

  • 《舟行鲁垆梅市之间偶赋》

    短发萧萧久挂冠,江湖到处著身宽。蓼花不逐苹花老,桐叶常先槲叶残。未卜柴荆临峭绝,且谋蓑笠钓荒寒。闲人尚媿沙鸥在,始信烟波得意难。

  • 《寄内诗》

    握笔题诗易,荷戈征戍难。惯从鸳被暖,怯向雁门寒。瘦尽宽衣带,啼多渍枕檀。试留青黛著,回日画眉看。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