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旌旗闪闪,江边杨柳依依。
骑马将军远戍,吹笛渔翁醉归。
《江上(二首)》是明代袁凯创作的诗词,描绘了江上的景象和其中所蕴含的诗意。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江上(二首)
山下旌旗闪闪,江边杨柳依依。
骑马将军远戍,吹笛渔翁醉归。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江上的景象,展现了不同人物在江边的活动。旌旗闪烁、杨柳依依,将军骑马远离家乡执行战斗任务,而渔翁则吹起笛子陶醉在渔船归途中。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江上不同人物的不同命运和生活状态,同时也呈现出江上景色的美感。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江上景象的描绘,展示了明代社会的多元面貌。山下的旌旗闪烁,预示着战争的降临,骑马将军远离家园奔赴战场,表达了军人的忠诚和壮烈。而江边的杨柳依依,渔翁吹笛醉归,则呈现了江南水乡的宁静与安逸,代表了普通百姓的生活与情感。这种对比描绘,彰显了社会不同阶层的差异和命运的多样性。
诗词以简练的文字,通过景物的描写表现了明代社会的复杂性和人物的多样性。山下旌旗闪闪、江边杨柳依依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江上的动态与美感。将军远戍、渔翁醉归的对比,展示了社会的种种命运和人物的不同选择。这种对比与交织,给予读者以思考,引发对人生、命运和社会的深度思考。
袁凯以简洁而精炼的语言,创造出了一幅江上景象的画卷,展现了人物的不同命运和社会的多样性。这首诗词通过对江上景象的描绘,唤起了读者对人生与社会的思考,敏锐地捕捉到了那个时代的风貌与人情。它以简练而深刻的笔触,将江上的景色与人物的命运相结合,呈现出一幅充满诗意和哲理的画面。
夜语翻千偈,书来又一言。此身真佛祖,何处不羲轩。船稳江吹坐,楼空月入樽。遥知思我处,醉墨在颓垣。
薄晚悠然下草堂,纶巾鹤氅弄秋光。风经树杪声初紧,月入门扉影正方。一世不知谁後死,四时可爱是新凉。从今觅醉其当勉,酒似鹅儿破壳黄。
野老樵夫作比闾,儒宫一亩亦安居。浇愁剩买村前酒,引睡频拈架上书。江近云烟长到户,人稀鸟鹊自驯除。不才已分时流弃,犹幸能延长者车。
官闲吏归早,岁晏寒欲盛。槐稀庭日多,鸟下人语静。幽花破寒色,过雁惊秋听。酒贱莫厌沽,北风行欲劲。
穑斋主人嗜泉石,一舸来家楚江侧。水光山色晴逼人,中有轩窗更清绝。汲泉为池良不恶,坐见涟漪照金碧。匳开宝鉴大如许,月堕冰轮光欲溢。何须泰华寻玉井,谩说仇池有仙穴。个中风露无处著,长为照华洗炎热。嗟予疎懒真成癖,想像哦诗竟何益。安得身为穑斋客,醉卧池边听锦瑟。
使君袖里玉渊虬,曾截蛮江江上流。海立山摇三尺外,风盲雨怪一时休。民元不许佩牛犊,客政何刀弹蒯缑。遮莫尘清便回使,青山犹赦郅支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