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江上曲(四首)》

宾雁来时月满洲,于今雁去月如钩。
雁来雁去何时了,月照离人又白头。

作品评述

诗词:《江上曲(四首)》
作者:刘基(明代)

江上曲(一)

宾雁来时月满洲,
于今雁去月如钩。
雁来雁去何时了,
月照离人又白头。

江上曲(二)

江上夜寒声漏清,
宾雁来时月满城。
雁声渐远人归梦,
独立寒江月一轮。

江上曲(三)

江上悠悠烟雨深,
宾雁归来月正阴。
雁归何处悲离恨,
寒江独立又凭吟。

江上曲(四)

江上寒波漾秋影,
宾雁何时至碧空。
雁声飞尽人归梦,
独立寒江月如弓。

【中文译文】
江边曲(一)

宾雁飞来时,月亮照满了洲地,
而今雁儿又飞去了,月亮弯弯如钩。
雁儿来了又去了,何时才能结束这离别之苦,
月光照耀下,离人又现白发苍苍。

江边曲(二)

江边夜寒,声音中透露着清冷的气息,
宾雁飞来时,月亮照满了城池。
雁声渐行渐远,人们回归梦乡,
孤独地站在寒江边,月亮孤寂地悬挂着。

江边曲(三)

江边远处,雨雾笼罩得很深,
宾雁归来时,月色阴沉。
雁儿归巢何处,悲伤的离恨之情,
孤寂地站在寒江边,再次凭吟思念。

江边曲(四)

江水上泛起寒冷的波浪,秋天的影子涟漪起伏,
宾雁何时飞至碧空。
雁声飞尽,人们回归梦乡,
孤独地站在寒江边,月亮如一弓高悬。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江边的景色与人们离别的心情。作者以江边为背景,以宾雁的来去和月亮的变化作为表现手法,抒发了离愁别绪和岁月流转的感慨。

诗中描绘的宾雁来去和月亮的变化,充满了明朗与深沉的情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宾雁作为迁徙的候鸟,象征着离别和归途,而月亮则象征着时间的流转。雁儿来时,月如钩,形容着宾雁的迁徙景象和月亮的圆满;而雁儿去时,月照离人白头,表达了离别之苦和岁月的无情。

诗的意境清凉而凄美,将人与自然的变化相结合,表达了人们对离别的无奈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江边的寒冷、夜晚的寂静,以及雁儿归去的渐行渐远,都为诗情增添了一种凄凉和孤独的色彩。

在赏析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离别的深情思绪和对时光的感慨。诗中的江水、雁儿和月亮都成为了情感的表达媒介,与人的离别和岁月的流转相互映衬。通过对宾雁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人们离别后的思念之情和对归途的期盼;而通过对月亮的描写,诗人又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岁月的变迁。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将人与自然融合在一起,表达了人们对离别和岁月流转的感慨和思考。诗中的江边、雁儿和月亮成为了情感的符号,给予诗人与读者共鸣的空间。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富有意象的描写,表达了人们对离别和岁月变迁的思考和感叹。通过对宾雁和月亮的运用,诗人巧妙地传达了人情与自然的交融,赋予了诗词以深厚的情感和哲理意味。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离别之苦和岁月流转的无情,以及对归途和时光的思考和期盼。

  • 《南楼望雪》

    夜月流瑶圃,春风满玉都。篱疏先剥落,树密正模糊。乱点横烟鴈,惊啼失木乌。醉魂方浩荡,风袖不支梧。

  • 《秦楼月/忆秦娥》

    秋漠漠。登临常羡东飞鹤。东飞鹤。一襟乡泪,为君双落。明年不负黄花约。故人须我归舟泊。归舟泊。荆溪亭下,晚秋寒薄。

  • 《鸿门宴》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

  • 《三月二十九日立夏喜晴稍有自适意有自旧京来》

    黄梅青李夏方装,新绿池塘浴小凫。此日猫头寒百玉,他时鸿喙煮明珠。白头偷果从渠乐,绣眼穿花不我虞。更有长愁无遣处,只今细柳映新蒲。

  • 《盆池白莲》

    芬陀利出盆池上,妙时薰我三生障。月明风细愈严净,政恐下有威光藏。

  • 《芍药初生》

    芍药新移种,红拳餐万雏。看来已可爱,未问有花无。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