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江行百折中,回头犹见夜来峰。
好山十里都如尽,更与横排一径松。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江上松径》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江上行船时的景象和感受。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一日江行百折中,
回头犹见夜来峰。
好山十里都如尽,
更与横排一径松。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江上行船的经历为背景,通过描绘江水的曲折和回旋,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感叹。
首句“一日江行百折中”,描述了作者在江上行船的情景,江水蜿蜒曲折,给人以无穷的想象空间。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人生的旅程中充满了曲折和变化。
接着,“回头犹见夜来峰”,表达了作者在回望的时候,仍然能够看到远处的山峰。这句话传递了一种坚持和执着的精神,即使经历了曲折和困难,也要保持远大的目标和信念。
下一句“好山十里都如尽”,描绘了作者所见的山峰壮丽而绵延,给人以无限遐想之感。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人生的旅程中,美好的事物总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
最后一句“更与横排一径松”,描述了江边一排排的松树,与山峰相映成趣。这句话传递了一种宁静和恬淡的意境,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江上行船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运用了曲折的江水、远处的山峰和一排排的松树等意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钻天岭上已飞魂,判命坡前更骇闻。侧足三分垂坏磴,举头一握到孤云。微生敢列千金子,後福犹几万石君。早晚北窗寻噩梦,故应含笑老榆枌。
万顷金沙里,谁将玉节栽。丝应鲛乞与,津是蚌分来。盘貯冰犹结,刀侵雪易摧。防风骨外折,混沌窍中开。月寺僧家钵,风亭酒客杯。胸中秋气入,牙角雨声回。自愧尘泥贱,得蒙尊俎陪。与君消酷暑,瓜李莫相猜。
天清地宁,时康道泰。摩醯正眼洞明,肘后灵符光彩。
天台生困暑,夜卧絺帷中,童子持翣飏于前,适甚就睡。久之,童子亦睡,投翣倚床,其音如雷。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抱膝而坐,俄而耳旁闻有飞鸣声,如歌如诉,如怨如慕,拂肱刺肉,扑股面。毛发尽竖,肌肉欲颤;两手交拍,掌湿如汗。引而嗅之,赤血腥然也。大愕,不知所为。
涌金门外凉生早,无数荷花斗娇好。自怜贫病不出门,无奈心情被花恼。夜来一雨愁思浓,晚看玉露垂庭草。便须扶杖买兰舟,莫待红妆被霜老。
一雨复一阳,苍茫飓风发。怒号兼昼夜,山海为颠蹶。云何大块噫,乃尔不可遏。黎明众窍虚,白日丽空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