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潭磨青空,璧月侵江渌。
揽衣弄清泚,炯炯月在掬。
泠然适我口,肝膈贮冰玉。
流光顷百变,一玩不可复。
归来尽余樽,醉卧媚幽独。
羲娥偶相怜,岁往如破竹。
余生枕中付,勿问黄梁熟。
杨时(一○五三~一一三五),字中立,学者称龟山先生,南剑州将乐(今属福建)人。神宗熙宁九年(一○七六)进士,调官不赴,先后从程颢、程颐学,世传有“程门立雪”之佳话。年四十后始出,歷知浏阳、余杭、萧山县,张舜民荐爲荆州教授。徽宗宣和中,召爲秘书郎,未几除迩英殿说书。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除右谏议大夫兼侍讲,又兼国子祭酒,力排和议。乞致仕,提举崇福宫。高宗即位,除工部侍郎兼侍读,以龙图阁直学士提举洞霄宫,致仕。着书讲学,东南学者推爲程氏正宗。绍兴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靖。有《龟山集》。事见清毛念特《宋儒龟山杨先生年谱》,《宋史》卷四二八有传。杨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龟山集》爲底本。校以清顺治八年杨令闻雪香斋刊本(简称顺治本),光绪九年延平府署刊本(简称光绪本)等。光绪本多出底本诗八首,今又从《严陵集》等书中辑得集外诗,合併附于卷末。
《江上晚步》是宋代诗人杨时的作品,这首诗以婉约清新的笔触描绘了夜晚在江边散步的景象,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江上夜晚散步的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了一幅静谧宁静的江边夜景。诗人通过运用富有意象的词语和隐喻,把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传达了对流逝时光和岁月的感慨。
首先,诗中出现了"镜潭"和"璧月",形容江水清澈如镜,月光如玉,展现了夜晚江边的宁静景色。"揽衣弄清泚"表达了诗人闲适自得的心境,他伸手触摸江水,感受清凉。"泠然适我口,肝膈贮冰玉"一句,通过描绘诗人内心的感受,将清凉的感觉与心境相融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愉悦。
接下来,诗人运用"流光顷百变,一玩不可复"来形容月光的变幻,表现了时间的流转和无常。这里的"流光"可以理解为时间的流逝,而"一玩不可复"则暗示着时光的宝贵和无法追回。这种对流逝时光的感慨,使得诗人对于眼前美景的欣赏更显珍贵和深刻。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归来尽余樽,醉卧媚幽独"呈现了诗人对于独处和自在的追求,与世无争,醉卧在幽静的夜晚。"羲娥偶相怜,岁往如破竹"则表达了对光阴易逝的领悟,像羲和和娥皇那样,岁月如同竹子一般轻易地破碎,时光的流逝似乎无法阻挡。
整首诗以深邃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和生命的感慨,通过江水、月光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将内心的情感与外在景色相融合,传递给读者一种宁静、怡然自得的感受。
春光陆续委东流,看到湖边安石榴。更与苏堤鸥鹭约,办舟来赏牡丹秋。
泛孤艇、东皋过遍。尚记当日,绿阴门掩。屐齿莓阶,酒痕罗袖事何限。欲寻前迹,空惆怅、成秋苑。自约赏花人,别后总、风流云散。水远。怎知流水外,却是乱山尤远。天涯梦短。想忘了,绮疏雕槛。望不尽,冉冉斜阳,抚乔木、年华将晚。但数点红英,犹记西园凄婉。
平生学道已神完,岂复儿童私自怜。醉坠何曾伤内守,色忧当为念先传。书空渐觉新诗健,把蟹行看乐事全。卖却老骢为酒直,大呼乡友作新年。
雨渍岚侵藓晕重,石砮楛矢正相同;取从万里鲸波路,来伴三山鹤发翁。雪上有时留醉草,花前随处打残红。化龙径去吾何憾,且与人间作岁丰。
楼上春阴覆晓云,一河天净碧沄沄。雨宜不骤风宜细,閒倚阑干看水纹。
抛了儒书读相书,却将冷眼看诸儒。曾生肯伴诚斋否?共个渔舟入五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