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筵当日小蓬瀛。
晚妆明。
识芳卿。
挽袖新词,曾博遏云声。
又侍仙翁灯夕饮,红雾底,沸箫笙。
催人刻烛待诗成。
捧雕觥。
媚盈盈。
不道醉魂,入夜已瞢腾。
墨涴香罗回盼处,和笑道,太狂生。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江神子(席上史君令谢芷索词作)》
歌筵当日小蓬瀛,
晚妆明。
识芳卿。
挽袖新词,曾博遏云声。
又侍仙翁灯夕饮,
红雾底,沸箫笙。
催人刻烛待诗成。
捧雕觥。
媚盈盈。
不道醉魂,入夜已瞢腾。
墨涴香罗回盼处,
和笑道,太狂生。
中文译文:
歌筵上的小蓬瀛,
晚妆明。
认识芳卿。
挽起袖子唱新词,曾经派遣云声。
又侍奉仙翁一起喝酒,
在红雾里,笙箫声沸腾。
催促人们刻烛等候诗作成。
端起雕花酒杯,
迷人的笑容。
不知道醉魂,已经飘飞入夜。
墨涴的香巾回转的地方,
和笑着说,太狂傲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豪华的宴会场景,歌舞热闹,气氛热烈。诗中的“小蓬瀛”指的是宴会的场地,形容其华美壮丽。女主人晚妆得法,芳心动人。她把袖子挽起唱新词,声音遥遥传来,细腻动听,令人遐想。诗人描绘了宴会现场的热闹景象,红雾弥漫,笙箫声嘹亮,气氛热烈,人们举杯畅饮,等待着诗作的完成。诗人通过饮酒、吟诗的场景来表达狂放不羁的生活态度。诗人提到“不道醉魂,入夜已瞢腾”,突显了行酒令的狂欢气氛。诗人用“墨涴香罗回盼处”,增加了诗意的深度,暗示着欢愉与缠绵的邂逅。最后,诗人道出了太狂傲生的心境,展现了一种不拘一格的豪放气质。
整首诗描绘了一个欢乐派对的场景,通过细致描绘细节和用词,表达了对豪华生活和狂放不羁的向往。同时,诗中凸显了诗人的才情和人生态度,以及欲望和豪情。整体上结构完整,语言优美流畅,通过形象的描写和隐含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不羁追求。
宠禄功名孰与同,平津儒者仕三公。前言往行通今古,素节清规壹始终。岩庙犹传风采盛,燕堂俄怆笑谈空。从来操尚人知少,独有遗思在圣衷。
音信西来,匆匆思作东归计。别怀萦系。为个人留滞。尊酒团栾,莫惜通宵醉。还来未。满期君至。只在初三四。
汉威西被浃炖煌,已觉边尘不复扬。一别可堪论世事,异乡聊共举空觞。只愁山月嫌清淡,不怕江梅笑醉狂。惯涉风波神不动,流行坎止未须荒。
生杨风雨小楼寒,宋玉秋词不忍看。万里青山无处隐,可怜投老客长安。
积威仁意渐无存,宽厚真能固本根。只恨涵容伤大过,养成外戚擅权门。
冷云抛雪未成花,过埭东风冻著沙。荻浦渔归初下雁,枫桥市散祗啼鸦。旧闻南国饶春事,行见东风换物华。老病心情亦何有,药囊诗卷是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