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头南北路,木兰船上往来人。
年华衮衮东流水,世事劳劳薄宦身。
回首天涯成远别,忘怀物外自相亲。
津亭共起忧时叹,重记津亭泪满巾。
蔡襄(一○一二~一○六七),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爲西京留守推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进直史馆,兼修起居注。次年,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建路转运使。皇祐四年(一○五二),迁起居舍人、知制诰,兼判流内铨。至和元年(一○五四),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三年,以枢密直学士再知福州,徙泉州。嘉祐五年(一○六○),召爲翰林学士、三司使。英宗即位,以端明殿学士知杭州。治平四年卒,年五十六。孝宗干道中,赐謚忠惠。有《蔡忠惠集》。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五《端明殿学士蔡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二○有传。 蔡襄诗九卷,以明万历四十三年陈一元校,朱谋玮、李克家重校《蔡忠惠集》四十卷本爲底本(藏上海图书馆),校以明万历四十四年蔡善继双瓮斋刻《宋蔡忠惠文集》三十六卷本(简称蔡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天启二年丁启濬、顔继祖等刻《蔡忠惠诗集全编》二卷本(简称诗集,藏上海图书馆),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端明集》四十卷本(简称四库本),近人朱翼庵影印《宋蔡忠惠公自书诗真迹》(简称手迹)。集外诗另编一卷。集中卷七《度南涧》“隠隠飞桥隔野烟”,《入天竺山留客》“山光物态弄春晖”,《十二日晚》“欲寻轩槛倒清尊”,宋洪迈《万首唐人绝句》收爲张旭诗,《蔡忠惠诗集》有注,以爲洪迈误收,今仍保留原状。
《江头别杜殿丞》是宋代文学家蔡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扬子江头南北路,
木兰船上往来人。
年华衮衮东流水,
世事劳劳薄宦身。
回首天涯成远别,
忘怀物外自相亲。
津亭共起忧时叹,
重记津亭泪满巾。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扬子江畔别离的场景。诗人站在江头,看着南北方向的路上来来往往的人们乘坐着木兰船。岁月如水东流,世事繁忙,自己的官场生涯也是苦劳而薄弱的。回首望向遥远的天涯,离别已成定局,但自己对外物的忧虑已然淡漠,与自己内心的亲近愈加深厚。在津亭相聚时,大家共同抒发忧愁和叹息之情,诗人铭记在心,泪水满满地充盈巾帕。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离别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功名的疲惫和对内心情感的追求。诗中的江头、木兰船和津亭等景物,通过隐喻的手法,富有生动感,使诗情与现实景象相结合。诗人将岁月流逝和世事劳碌的主题与个人情感交融,抒发出对离别的深情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忧伤,给人以深思。
此外,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显了诗人内心情感的变迁。诗人通过回首天涯,将离别的遥远和自己内心的亲近相对照,表达了对物质世界的冷漠和对内心世界的渴望。这种对比凸显了人与世界的矛盾和诗人对内心自由与真实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离别的情景,通过对比和隐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内心情感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深情和对内心真实的追求,给人以思考和感悟。
儿童系马黄河曲,近岸河流如可掬。任村炊米朝食鱼,日暮荥阳驿中宿。投老经过身独在,当时洲渚今平陆。秫黍冥冥十数家,仰视荒蹊但乔木。冰盘鱠美客自知,起看白水还东驰。尔来百口皆年少,归与何人共此悲。
软红帘动月轮西,冰作阑干玉作梯。寄语麻姑要珍重,凤楼迢递燕应迷。
独处天光发,何尝离定中。问云谁散乱,又道主人公。
自叹未沾黄纸诏,那堪远送赤墀人。老为侨客偏相恋,素是诗家倍益亲。妻儿共载无羁思,鸳鹭同行不负身。凭尔将书通令弟,唯论华发愧头巾。
莫学休公学远公,了心须与我心同。隋家古柳数株在,看取人间万事空。
子母相去离,连台拗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