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江头秋风辞》

雒阳客,后车结驷传烛食,人生富贵不易得。
江头秋风旦夕起,胡为翩翩雒阳陌。
雒阳陌,吹尘埃。
江头树,安在哉。
秋风起,菱花开。
鲈鱼肥,归去来。

作者介绍

晁补之(一○五三~一一一○),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调澶州司户参军。召试学官,除北京国子监教授,迁太学正。哲宗元祐初,召试学士院,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迁知齐州。与黄庭坚等并称苏门四学士。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累贬监信州酒税。徽宗即位,召爲着作佐郎,擢吏部郎中。出知河中府,徙湖州、密州。崇宁间党论復起,奉祠禄居家,葺归来园,慕晋陶潜爲人。大观四年起知达州,改泗州,卒于任,年五十八。有《鸡肋集》七十卷。事见《柯山集拾遗》卷一二《晁无咎墓志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晁补之诗,以明崇祯诗瘦阁仿宋刊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明光泽堂抄本(简称光本,藏北京图书馆)、涵芬楼藏明蓝格抄本(简称涵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江头秋风辞》是晁补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雒阳客,后车结驷传烛食,
人生富贵不易得。
江头秋风旦夕起,
胡为翩翩雒阳陌。
雒阳陌,吹尘埃。
江头树,安在哉。
秋风起,菱花开。
鲈鱼肥,归去来。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江头秋风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富贵与人生变迁的思考。诗中雒阳客指的是远离故乡的游子,后车结驷传烛食意味着他们过着奢华的生活。然而,诗人认为富贵并非易得,暗示人生的变幻无常。江头的秋风每天早晚都会吹起,但是为什么会有飘逸的雒阳陌呢?雒阳陌是指远方的故乡,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感在诗中得以体现。雒阳陌被秋风吹起的尘埃,象征着岁月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诗人询问江头的树木,是否还在原处,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秋风的起伏使得菱花开放,鲈鱼肥美,暗示着季节的变化和人们回归故乡的欢乐。

赏析:
《江头秋风辞》通过描绘江头秋风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富贵与人生变迁的思考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使用了一系列意象,如雒阳客、后车结驷传烛食、雒阳陌、江头树、秋风起、菱花开、鲈鱼肥等,将人生的变幻和季节的变化与诗人情感相结合,使诗作更具意境和感染力。诗中的雒阳陌和江头树成为诗人思念家乡的象征,而秋风、菱花和鲈鱼则展现了季节和自然的转换,以及归乡的喜悦之情。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厚意,以及对人生变迁的思索,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 《春涧幽亭》

    林下云水香,幽亭识花气。相看话所思,春色令心醉。之子寻幽期,孤琴入空翠。

  • 《醴陵客店》

    县郭依稀隔渡头,解鞍来倚店家楼。已攀桂树吟招隐,因看梅花赋远游。市上俚音多楚语,桥边碧色是湘流。直南乡国三千里,目送羁鸿起暮愁。

  • 《暮宿半涂》

    朝日在我东,夕日在我西。我行日亦行,日归我未归。势须就人宿,远近或难期。平生太疏放,似点亦似痴。如何今日行,不以含枕随。幸逢春小暄,倒睡莫解衣。借令今夕寒,我醉亦不知。

  • 《山园杂赋》

    初夏未觉暑,微阴殊胜晴。藤冠称新沐,蓴菜解余酲。偶据盘陀坐,还扶楖栗行。平生志勋业,今日一毫轻。

  • 《次韵庾使左史中书行部二首》

    朝回暖律变严冬,应念闽风与蜀同。丛棘冤皆为洗雪,发棠惠遍及饥穷。冰寒吏胆照天烛,泉涌诗肠饮润虹。帝遣二星临七聚,不妨击壤和元丰。

  • 《雪晴》

    腊尾春头半月期,寒欺人日雪销迟。才升晴旭扶桑树,便拂东风细柳枝。和气满城真可掬,丰年击壤已先知。侏儒温饱皇天赐,行续中和乐职诗。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