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里江流欲到天,旅人合眼梦归船。
雨声竹屋晓来急,误喜全家蓬底眠。
曾几(一○八五~一一六六),字吉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徽宗朝,以兄弼恤恩授将仕郎。试使部优等,赐上舍出身,擢国子正兼钦慈皇后宅教授。迁辟雍博士,除校书郎。歷应天少尹。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提举淮东茶盐。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改提举湖北茶盐,徙广西运判,歷江西、浙西提刑。绍兴八年(一一三八),会兄开与秦桧力争和议,兄弟俱罢。逾月復广西转运副使,得请主管台州崇道观,侨居上饶七年,自号茶山居士。二十五年桧卒,起爲浙东提刑。明年改知台州。二十七年召对,授秘书少监,擢权礼部侍郎。以老请谢,提举洪州玉隆观。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以左通议大夫致仕。干道二年卒,年八十二,謚文清。有《经说》二十卷、文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茶山集》八卷。《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曾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本(简称武殿本),及《两宋名贤小集》所收《茶山集》(简称小集)、《瀛奎律髓》(简称律髓)。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江涨》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曾几。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原文:
雾里江流欲到天,
旅人合眼梦归船。
雨声竹屋晓来急,
误喜全家蓬底眠。
译文:
江水在雾中欲冲天,
旅人合上眼做回船。
清晨雨声敲竹屋,
家人欢喜眠草船。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江水涨潮的景象,以及其中人们的生活场景。诗人通过描写江水在雾中奔涌,表达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磅礴。诗中的旅人合上眼睛,进入了梦乡,象征他们融入了自然的美妙之中。清晨雨声敲打竹屋,使全家人从梦中惊醒,但他们却误以为是雨声带来的好消息,满心欢喜地继续睡在蓬底的船上。
赏析:
《江涨》通过简洁而生动的描写,展示了大自然的威力和人们与自然的亲近。诗中的江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迁,而雾则给人一种神秘和若有所思的感觉。旅人合上眼睛梦见回船,表达了他们与江水融为一体,与自然相通的情感。清晨的雨声打破了宁静,同时也唤醒了全家人,揭示了生活的现实与自然的力量。诗人以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融合,展示了宋代诗人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对自然的热爱。整首诗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遐想的空间。
夜月流瑶圃,春风满玉都。篱疏先剥落,树密正模糊。乱点横烟鴈,惊啼失木乌。醉魂方浩荡,风袖不支梧。
秋漠漠。登临常羡东飞鹤。东飞鹤。一襟乡泪,为君双落。明年不负黄花约。故人须我归舟泊。归舟泊。荆溪亭下,晚秋寒薄。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
黄梅青李夏方装,新绿池塘浴小凫。此日猫头寒百玉,他时鸿喙煮明珠。白头偷果从渠乐,绣眼穿花不我虞。更有长愁无遣处,只今细柳映新蒲。
芬陀利出盆池上,妙时薰我三生障。月明风细愈严净,政恐下有威光藏。
芍药新移种,红拳餐万雏。看来已可爱,未问有花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