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翼飞栖定,连樯宿暝烟。
苇风惊客梦,江月伴人眠。
多病闲偏乐,苦吟愁易牵。
渔郎尔何恨,终夕独鸣舷。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将至汉川夜泊》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水翼飞栖定,连樯宿暝烟。
苇风惊客梦,江月伴人眠。
多病闲偏乐,苦吟愁易牵。
渔郎尔何恨,终夕独鸣舷。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汉川夜晚泊船的情景。诗中通过描写水鸟在水面上飞翔停歇,船上的帆杆连续地停泊在夜色中,表达了作者夜晚泊船的寂静和安宁。苇风吹动,打破了旅客的梦境,江上的明月陪伴着人们入眠。尽管作者身患多病,但在闲暇时刻却能找到乐趣,尽管吟诗时常常感到忧愁,但这种忧愁却容易牵动心绪。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渔郎的疑问,他不明白渔郎为何感到悲伤,整夜独自在船头鸣唱。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夜晚泊船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情绪。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水鸟的飞翔和停歇与船上的帆杆连续停泊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夜晚的宁静和寂静。苇风吹动打破了旅客的梦境,表达了作者对于幻想和现实的对比。江上的明月伴随着人们入眠,给人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感觉。诗中还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的态度,尽管身患多病,但在闲暇时刻仍能找到乐趣,尽管吟诗时常常感到忧愁,但这种忧愁却容易牵动心绪。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渔郎的疑问,展示了作者对于他人情感的关注和思考。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作者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满耳江声满目山,此身疑不在人寰。民含古意村村静,吏束刑书日日闲。
龙马交战相长雄,一胜一负互始终。二气协击威力穷,凝冰迸出焦火中。跳丸飞砲怒打空,一夜白尽千头峰。
今岁何迁次,乾坤失巨人。老生啼坏木,后学叹迷律。四海人才谱,三朝礼乐臣。并将文献去,谁与觉斯民。
满槛山川漾落晖,槛前前事去如飞。云中鸡犬刘安过,月里笙歌炀帝归。江蹙海门帆散去,地吞淮口树相依。红楼翠幕知多少,长向东风有是非。
灵刹倚山光,无尘染洞房。云笼金地暖,龙喷玉泉香。松竹分幽迳,楼台耸上方。蓬壶人到此,僧伴绕回廊。
痛饮形骸骑蹇驴。葛巾不整倩人扶。笑指桃源泥样醉。三睡。诗魔长是泣穷途。画手也知仙骨瘦。□□崑山玉水点银须。天地不能容此老。笑傲。一竿风月钓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