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梦去易回,归心动复止。
天涯一逆旅,身傍五穷鬼。
渺渺三山云,浩浩九江水。
幽窗风雨夜,此情竟谁委。
白玉蟾(一一九四~?),本名葛长庚,因继雷州白氏爲后,改今名。字白叟、以閲、衆甫,号海琼子、海南翁、琼山道人、蠙菴、武夷散人、神霄散吏、紫清真人,闽清(今属福建)人,生于琼山(今属海南)。师事陈楠学道,遍歷名山。宁宗嘉定中诏赴阙,命馆太乙宫,赐号紫清明道真人(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二一)。全真教尊爲南五祖之一。有《海琼集》、《武夷集》、《上清集》、《玉隆集》等,由其徒彭耜合纂爲《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四十卷。事见本集卷首彭耜《海琼玉蟾先生事实》。 白玉蟾诗,以明正统?仙重编《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六卷、续集二卷爲底本。校以影印《道藏》本《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简称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明万历蓝格钞《海琼白真人文集》(简称明钞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刘双松安正堂刊《新刻琼琯白先生集》(简称刘本),清干隆刊《宋海琼白真人诗文全集》(简称干隆本)。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爲一卷。
《江子有怀二首》是宋代诗人白玉蟾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寒梦去易回,归心动复止。
天涯一逆旅,身傍五穷鬼。
渺渺三山云,浩浩九江水。
幽窗风雨夜,此情竟谁委。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念和孤独之情。诗人身处异乡,寒梦如风一样来去,归心起伏不定。他感到自己就像一个孤独的旅人,远离家乡,身边只有五个穷困的鬼魂作伴。他眺望着遥远的山和云,流淌着浩渺的九江之水。在幽静的窗前,他与风雨夜晚相伴,对于这样的心情,他不知该向谁倾诉。
赏析:
这首诗融合了对家乡的思念、对旅途的感受以及对自己孤独处境的体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绪。诗中使用了一些意象和修辞手法,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情感共鸣。
首先,诗中的"寒梦去易回,归心动复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人用"寒梦"来比喻离乡之苦,寒冷的梦境往往让人难以忘怀,同时也强调了离乡之行的艰辛。归心动复止则表达了诗人内心对归乡的渴望,但又面临着现实的困境和无法回归的束缚。
其次,诗中的"天涯一逆旅,身傍五穷鬼"刻画了诗人孤独的旅途。诗人身处于陌生的天涯异地,只有五个穷困的鬼魂作伴,形容了他的孤单和无助。这里的"五穷鬼"可能是指五个贫穷、困苦的人,也可以理解为诗人自身的贫困与无依。
此外,诗中的"渺渺三山云,浩浩九江水"描绘了诗人眼前的壮丽景色。三山云和九江水都具有广阔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感慨。这些景色的描绘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凸显了他的心境。
最后,诗中的"幽窗风雨夜,此情竟谁委"表达了诗人的孤寂和无奈。在幽静的窗前,诗人与风雨夜晚相伴,象征着他孤独的心境。他对于此情的无法启齿,不知该向谁倾诉,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总的来说,《江子有怀二首》以深情的笔触刻画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通过对旅途的描绘和自然景色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内心的情感和对归乡的渴望。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生活和人情的独特感悟,引发读者对离乡别井、孤寂无助等主题的思考。
置酒何由办咄嗟,清言深媿淡生涯。聊将横浦红丝磑,自作蒙山紫笋茶。
家住丛台旧,名参绛圃新。醉波疑夺烛,娇态欲沈春。伴雨聊过楚,归云定占秦。桃花正浓暖,争不浪迷人。
天孙司经纬,专巧上帝旁。星缕日月针,几经补苍苍。弭节游人间,帝服无文章。寒女一机素,未知作衣裳。再拜愿祈巧,精神通渺茫。但恐云车回,虚无往路长。
故人文与可为道师王执中作墨竹,且谓执中勿使他人书字,待苏子瞻来,令作诗其侧。与可既没八年而轼始还朝,见之,乃赋一首。斯人定何人,游戏得自在。诗鸣草圣余,兼入竹三昧。时时出木石,荒怪轶象外。举世知珍之,赏会独予最。知音古难合,奄忽不少待。谁云死生隔,相见如龚
冲寒谒子陵,好挹钓台清。若遇多梅处,须宽半日程。少年先器识,实地作功名,太守贤明甚,当如事父兄。
短衣射虎早霜天,叹息南山又七年。唾手每思双羽箭,快心初见万楼船。平波漫漫看浮马,高柳阴阴听乱蝉。明日重寻石头路,醉鞍谁与共联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