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甸初收羽,燕城忽解围。
影随流水急,光带落星飞。
夏列三成范,尧沉九日辉。
断蛟云梦泽,希为识忘归。
李峤,字巨山,赵州贊皇人。儿时梦人遗双笔,由是有文辞。弱冠擢进士第,始调安定尉,举制策甲科。武后时,官凤阁舍人,每有大手笔,皆特命峤为之,累迁鸾臺侍郎,知政事,封赵国公。景龙中,以特进守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睿宗立,出刺怀州,明皇贬为滁州别驾,改庐州。峤富于才思,初与王、杨接踵,中与崔、苏齐名,晚诸人没,独为文章宿老,一时学者取法焉。集五十卷,今编诗五卷。
李峤是唐代文学家,善于短篇写作,诗词《箭》展现了他的才华。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箭矢从汉甸初出发,
突然解除围困的燕城。
箭身如影随流水飞快,
箭光如带落下的星星。
夏族三子寇婚生范文正,
传说中的尧沉九日辉光。
箭终于打破了乌江白蛟,
这是一个被人遗忘的传说。
这首诗词的意境表现了箭的速度和威力。诗人写道箭矢从初出发到解除围困的过程,用影随流水、光带落星的形象描绘了箭的迅捷和闪烁的光芒。诗中还引用了夏族三子范文正和尧的故事,表达了箭矢的力量能够击破强敌,甚至能够化解传说中乌江白蛟的威胁。最后两句“断蛟云梦泽,希为识忘归”,以想象的手法,表达了箭的力量可使人忘却艰难和痛苦,希望箭矢打破束缚,让人们重获自由。
整个诗词以简洁明快的方式展现了箭矢的力量和速度,表达出诗人对箭矢的赞美和崇敬。
征衣浪自染京尘,骨相终寒不是清。大似有缘乘下泽,多应无分直承明。
偶献子虚登上第,却吟招隐忆中林。春萝秋桂莫惆怅,纵有浮名不系心。
平常行一步,却不堕平常。尽道脚长短,谁知脚短长。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瓶钵绕禅衣,连宵宿翠微。树开巴水远,山晓蜀星稀。识遍中朝贵,多谙外学非。何当一传付,道侣愿知归。
铜壶滴漏初昼,高阁鸡鸣半空。催启五门金锁,犹垂三殿帘栊。阶前御柳摇绿,仗下宫花散红。鸳瓦数行晓日,鸾旗百尺春风。侍臣踏舞重拜,圣寿南山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