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燎修鸿报,斋居祓至诚。
还登八觚畤,亲用一元牲。
瑞月随黄屋,鲜云抱紫营。
天香浮玉帛,霄籁避咸英。
陟配文交举,来同福备成。
均休敷恺泽,冠朔让尊名。
喜动吹莩气,欢流浃宇声。
空参尧壤末,试颂泰阶平。
宋庠(九九六~一○六六),字公序,原名郊,入仕后改名庠。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后徙安州之安陆(今属湖北)。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初仕襄州通判,召直史馆,歷三司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左正言、翰林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深爲仁宗亲信。庆历三年(一○四三)因其子与匪人交结,出知河南府,徙知许州、河阳。不久召回任枢密使,与副使程戡不协,再出知郑州、相州。英宗即位,改知亳州,以司空致仕。治平三年卒,年七十一。謚元献。宋庠与其弟祁均以文学知名,有集四十四卷,已散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得宋庠诗文,编爲《元宪集》四十卷。事见王珪《华阳集》卷四八《宋元宪公神道碑》,《宋史》卷二八四有传。 宋庠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元宪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诸书散见的宋庠诗,编定十四卷。另辑得集外诗七首,附于卷末。
《郊报纪事奏御》是宋代诗人宋庠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郊祀仪式为背景,描绘了丰收祈福的盛况,表达了君臣和百姓共同祈求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望。
诗词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郊祀的盛况。阳光炙热,修鸿高飞,传递着吉祥的信息;斋居虔诚祭祀,洗净心灵;登上八觚畤,亲手奉献祭品;瑞月悬挂在黄色的宫殿上,鲜云环抱着紫色的帐幕;天香弥漫在玉帛之上,天籁之音避开凡俗之地。通过这些细节的描绘,诗人展现了郊祀仪式的庄严和祥和。
诗词表达了对国家繁荣安康的美好祈愿。皇帝陟登泰山,以示对文化的扶持和重视;百官随行,表达了对皇帝和国家的支持;各种祭品和祭礼备齐,以示对神明的敬意;喜气洋洋,欢声笑语充满整个宇宙。这些描绘带给读者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寄托了人们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期望。
整首诗词以隐喻和象征手法构建了一个美好的寓意。诗中的山川、天象、香气和音乐等元素都是象征着吉祥、繁荣和和谐的意象,通过这些意象的运用,诗人传递了对国家兴盛和社会安宁的祝福。
这首诗词充满了对美好生活和繁荣昌盛的向往,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和象征手法的运用,展现了郊祀仪式的盛况和人们对国家繁荣的期待。它既是对祭祀仪式的歌颂,也是对社会和谐繁荣的美好愿景的表达。
郁蒸作不解,风雨来有信,岂惟窗户清,更喜草木润。简编既陈前,灯火亦可近。跂予望圣贤,倾河洗骄吝。扶衰幸未死,吾道其少进。安得平生欢,怀抱为君尽?
玉兰万朵牡丹开,先摘姚黄献御杯。翠幕重重围绕定,料应蜂蝶不曾来。
门有车马客,问君何乡士。捷步往相讯,果得旧邻里。凄凄声中情,慊慊增下俚。语昔有故悲,论今无新喜。清晨相访慰,日暮不能已。欢戚竞寻叙,谈调何终止。辞端竟未究,忽唱分途始。前悲尚未弭,后戚方复起。嘶声盈我口,谈言在我耳。“手迹可传心,愿尔笃行李。”
不写晴山写雨山,似呵明镜照烟鬟。人间万象模糊好,风马云车便往还。
金华牧羊儿,一粒粟中藏世界。使君从南来,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鸬鹚杯,一杯一杯复一杯,玉山自倒非人推。庐山秀出南斗傍,登高送远形神开。银河倒挂三石梁,砅崖转石万壑雷。吟诗作赋北窗里,安得青天化作一张纸。有长鲸白齿若雪山,我愿因之寄千里。
北山万仞罗翠屏,下有湖水镜面平。山影静倒千丈碧,波光冷浸一天星。自有此湖知几岁,居人日日常经行。但知湖水鸭头绿,谁人向此含幽情。我来正值秋容媚,野旷天空风物清。烟横木末斜阳晚,云散溪头明月升。放舟直入波深处,水鸟窥人元不惊。天晴水暖鱼亦乐,时见泼刺波间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