粲粲无尘一石平,向来此地步虚声。
薜萝今绕空山里,千古清风窦子明。
《醮坛》是宋代诗人陈岩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光亮无尘的一块石头平铺在这里,
从古至今,这个地方一直传说虚幻。
如今薜萝缠绕在空山之中,
千古以来清风吹拂着窦子明。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场景,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和人物。诗中的"醮坛"象征着一种祭祀仪式的场所,它被描述为光亮无尘,平坦而庄严。这个地方的声音虚幻不实,似乎充满了神秘色彩。在这个空山中,薜萝缠绕,犹如一幅美丽的景象。与此同时,诗人提到了一个人物,窦子明,他被描绘为千古以来受到清风吹拂的存在。
赏析:
《醮坛》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神秘的场景,给人以想象和联想的空间。光亮无尘的醮坛象征着一种神圣的仪式和庄严的氛围,让人联想到古代祭祀的场景。同时,诗中的"虚声"也增添了一种神秘和幻境的感觉,让人感受到时光的变幻和历史的沉淀。薜萝缠绕的空山形成了一幅幽静而美丽的画面,给人以宁静和遐想的感觉。最后提到的窦子明,他是一个历史上的人物,被描绘为千古以来受到清风吹拂的存在,传递出一种卓越和永恒的意义。
这首诗词通过对景物和人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美好的氛围,给人以思考和联想的空间。它表达了对宁静、神秘和历史的向往,同时也启发人们对于时间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着丰富的意境和情感,展示了陈岩独特的艺术才华。
小小峰峦对起。芳树重重相倚。清溜绕阶除,聊备一池春水。游戏。游戏。适意随缘足矣。
青山隐隐带江流,江上轩窗面面幽。来客不辞三径雨,乘凉常得四时秋。青天影动朝阳凤,落月光移隔水楼。夜半梦回环佩响,却疑歌吹在扬州。
陶诗虽瘠元非枯,确论近出眉山苏。君诗不赠世作者,以暗投我如投珠。鄙人摹写不成就,妄指画狗为於菟。安得才似柳刺史,好辞玉佩鸣琼琚。
置酒长干路,谭深夜未阑。山川牵恨远,风雨逼年残。天迥孤帆没,江空独雁寒。从兹君别去,月共几时看。
乌飞飞,兔蹶蹶,朝来暮去驱时节。女娲只解补青天,不解煎胶粘日月。
平生久要刘文叔,不肯为渠作三公。能令汉家重九鼎,桐江波上一丝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