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日照高树,树头子规鸣。
东风吹野水,水畔江蓠生。
尽日看山立,有时寻涧行。
兀兀长如此,何许似专城。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郊下》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通过描写郊外的自然景色,表达出诗人的感慨和思考。
中文译文:
西日照高树,
树头子规鸣。
东风吹野水,
水畔江蓠生。
尽日看山立,
有时寻涧行。
兀兀长如此,
何许似专城。
诗意: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郊外看到的景象,西方的太阳斜照在高大的树木上,树头的子规鸣叫着。东风吹拂着野草和水面,河畔的芦苇生长茂盛。诗人整日站在山上眺望,有时也走到河边漫步。这些景色长久地保持着,与城市里的繁忙、喧嚣、变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赏析:
《郊下》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诗中的“西日照高树”和“水畔江蓠生”等景象,用细致的笔墨描述了自然的美丽,诗人在这美景中感到了自由和宁静。而“何许似专城”一句,则是在对比自然与城市之间的差异,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在诗歌的结构上,这首诗采用了七绝的形式,每一句都是五言,行脚平稳,朗朗上口。整首诗篇章清晰,语言简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唐诗。
古佛炉前一柱香,神龙夭矫挂空苍。人閒祥瑞六月雨,枕上吟哦终夕凉。不待白渠纷畚锸,俄惊赤卤屹仓箱。自惭太守无功德,帝力惟知荷圣皇。
汉臣问鹏曾游地,腊祭迎猫始出林。解箨光先凝片玉,含甘珍重等兼金。
缕缕柔条不奈春,为谁憔悴把眉颦。年来江上多离别,不信垂杨管得人。
杯酒谁欤可共挥,残年心事转多违。颇闻铜柱征蛮急,孰念葵丘遏籴非。典质衣裳今已尽,留连舟楫可无归。故园堪共吾儿灌,政恐淫霖岁亦饥。
杨柳春风绿万条,凭鞍一望已魂消。当年凤集城边路,曾爱纤纤拂画桥。
碧潭风定影涵虚,神物中藏岸一枯。一夜四郊春雨足,却来闲卧养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