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夜会说无根。
到晓奔逃客出门。
此是邪魔名外道,自投刑辟害儿孙。
这首诗词是宋代李兼创作的《戒事魔十诗》。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白衣夜会说无根,
到晓奔逃客出门。
此是邪魔名外道,
自投刑辟害儿孙。
这首诗词的诗意表达了一种警示和忠告的意味。诗中描述了一个白衣夜间聚会的场景,人们在这里讨论着没有根据的言论。然而,当黎明到来时,这些人匆忙逃离,客人们也离开了家门。诗人称这些人为邪魔,是名副其实的外道。最后两句表达了这种行为的严重危害,他们自己也会遭受刑罚,同时也危害到后代子孙。
这首诗词的赏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警示和忠告:诗人通过描绘白衣夜会的场景以及人们的逃离,表达了对于流言蜚语、没有根据的言论的警示。诗中称这些人为邪魔,暗喻他们的行为是不正当的,可能会带来负面的后果。这种警示和忠告的意味使得这首诗词具有思想性和教育意义。
2. 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批评:这首诗词可以被理解为对那些散布谣言、挑拨离间的人的批评。诗人用鲜明的词语来描述他们的行为,将其贬低为邪魔和外道,以强调其不道德和有害的特性。
3. 艺术表达的简洁性:这首诗词的表达方式简洁明了,通过简单的描写和对比,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他的主题和情感。每一句都充满着力量,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体而言,这首《戒事魔十诗》通过对邪恶行为的揭露和警示,展现了作者对于社会道德和人性的关注。这种关注和批判使得这首诗词在宋代文学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
乱山满平野,涨水豪大川。仄径无辙迹,疏林有炊烟。山农旦烧畲,蛮贾暑荷毡。穷乡足荒怪,打鼓催我船。
我用常在金,任金适由木。苟得金为用,何惜木微曲。幸得主人随,不恤汗行犊。必求随主人,我用諴不足。
千丈岩头一点红,春风吹落浅莎中。山僧倚杖移时去,说似溪边采药翁。
再见三池已旧游,向来交臂锦江头。味融实际冰河泮,心印微言水月秋。虽作燕鸿犹邂逅,故应蓬梗合漂浮。相思别后才余梦,身在刀州望梓州。
朝见裴叔则,朗如行玉山,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身骑白鼋不敢度,金高南山买君顾。裴回六合无相知,飘若浮云且西去。
隐论冲寂澹生涯,芍药缨桃厌艳华。剔乱剪毓疏影瘦,临溪只合种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