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时持钵乞诸隣,不用毗耶遣化身。
想见堂中惭此老,法累未转转饥轮。
这首诗词是晁公溯所作,题为《近承琮上人问讯甚勤老懒不能作书以偈答之》。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进食时,我手持着钵乞求邻居们的施舍,不去使用毗耶菩萨的法力来救济众生。我很想去见到寺庙中的诸位,但对于我这个年迈的人来说,律仪的束缚未能解除,忍饥挨饿的岁月依然持续。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晁公溯的现实困境和内心的思考。他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但由于年老和法律的限制,无法像其他僧人一样在寺庙中修行和传授佛法。他不依赖神奇的法力,而选择以乞讨的方式维持生计,体现了他对清贫和自立的态度。尽管他渴望与寺庙的僧人们相聚,但他被世俗的规则所束缚,无法摆脱饥饿的命运。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质朴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坚守和对信仰的执着。他选择了一种朴素的生活方式,不依赖外界的力量和援助,而是通过持钵乞讨来维持生计。这种自力更生的态度展示了他对清贫和苦行的坚持,以及对佛法的真诚奉行。尽管他身陷困境,但他的内心依然坚定,没有放弃对佛教理念和修行的追求。
晁公溯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自我的反思和对信仰的坚守,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中僧侣和世俗生活之间的冲突。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引发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信仰的思索。它呈现了一种坚守信念、不屈不挠的精神,给人以启示和反思,展现了晁公溯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和虔诚的佛教徒的独特魅力。
深院榴花吐。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灵均标致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醑。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
阅三十载墨犹新,公是当时第一人。马革伏波惭立柱,羊裘严濑老垂纶。观宾可以观其主,在子胜如在乃身。多少汗颜君袖手,凭谁举酒问穹旻。
世路如秋,万里萧条,君何所之。想鲈乡烟水,尚堪垂钓,虎丘泉石,尽可题诗。橙弄霜黄,芦飘雪白,何处西风无酒旗。经行地,有会心之事,好吐胸奇。一邱封了要离。问世上男儿今有谁。但一尊相属,居然感慨,扁舟独往,可是嶔崎。齐邸歌鱼,扬州跨鹤,风味浅深君自知。匆匆去,
名山隔风雨,几度梦空驰。谷口重来路,云根旧别时。玄门尊老宿,白发长婴儿。欲问还丹事,林深鹤已知。
诈者固疑人,天下尽行诈。不信天下人,其间无真话。
菊花相菊一长欢,公是公非话总难。以道义交堪傲俗,得渔樵趣不须官。纷纷落叶山初瘦,隐隐平沙雁已寒。天气欲晴又欲雨,百年心事满栏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