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径崎岖去,飞萝次第扪。
山横欲无地,路转却逢村。
竹柏围荒寺,莓苔上缭垣。
残僧不知客,芋火老云根。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金地寺》是宋代诗人陈造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间寺庙的景象,通过描写路径、植物和寺庙的状况,展现了一种清幽的山水意境。
译文:
侧径崎岖去,飞萝次第扪。
山横欲无地,路转却逢村。
竹柏围荒寺,莓苔上缭垣。
残僧不知客,芋火老云根。
诗意:
这首诗以寺庙为背景,通过描绘曲折崎岖的小径、蔓延攀爬的萝藤,以及山峦阻隔的景象,表现了一种幽静、荒凉的氛围。在山路转弯之处,却意外地发现一座村庄,给人带来意外的温暖和喜悦。寺庙周围围绕着竹子和柏树,墙上生满了莓苔,显示出岁月的沉淀和自然的痕迹。寺庙里的僧人已经年老,对于到访的客人并不知情,而香火依然在燃烧,云烟从山脚升起。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展示了山水之间的宁静和岁月的流转。路径的崎岖和萝藤的攀爬形成了一种曲折的美感,与山与村相互对比,突出了山间寺庙的孤僻。竹子和柏树围绕着荒凉的寺庙,与莓苔覆盖的围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示出自然与人文的和谐。最后两句描写了残破的僧人和燃烧的香火,表达了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也暗示了人世间的无常和虚幻。
整首诗词意境清幽,描绘了寺庙所处的僻静山水景象,通过景物的描写展现了岁月的变迁和生命的脆弱。作者以简练的语言,营造出一种荒凉而宁静的氛围,给人以深思和遐想之感。
陶令之官去,穷愁惨别魂。白烟横海戍,红叶下淮村。澹浪摇山郭,平芜到县门。政成堪吏隐,免负府公恩。
闻君八法擅临池,{左扌右厌}押工夫世少知。学者伏膺虞秘监,时贤求范永禅师。流传异日须悬帐,交质何人敢对棋。敛手姜芽柳家样,解嘲几困老刘诗。
湖迥山明玉宇澄,浮图绝顶快高登。天负吹我今宵梦,多在瑶台十二层。
剩欲寄书兼寄诗,病余殊觉不能支。西山南浦风前恨,皖水灊山天外思。四海旧知宁我识,百年深契舍公谁。自违门第秋重老,华发萧萧异别时。
吟诗已得池塘梦,学易独明天地心。
晓入灵岩寺,灵踪一一穿。天聪凿混沌,龙鼻滴潺湲。不雨山长湿,微风谷竞喧。参旗开障日,鳌柱仰擎天。雁异灵山鹫,蒲非华岳莲。重台疑魏载,卓笔岂张颠。夜月连千嶂,晴云画一川。净名常宴坐,行亮昔安禅。共乐仙游胜,都将世事捐。双鸾知可跨,拟把石碑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