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经力荷担,忘机越圣几。
深心奉尘刹,古佛共同参。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金刚随机无尽颂·持经功德分第十五》是宋代释印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持经力荷担,
忘机越圣几。
深心奉尘刹,
古佛共同参。
诗意:
这首诗以持经修行的功德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佛教修行的追求和奉献。通过持经的行为,作者超越了尘世的琐事与纷扰,沉浸于修行的境界中。他的内心虔诚地向佛陀奉献自己,与古代的佛陀们一同修行。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持经修行的精神和意义。作者以“持经力荷担”来形容自己承担持经的责任和艰辛,表现了对佛法的虔诚和奉献。通过“忘机越圣几”,作者追求心灵的超越和解脱,远离尘嚣,更加专注于修行的道路。
诗中的“深心奉尘刹”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对佛陀的虔诚和敬仰,他将自己的心灵完全奉献给佛法。最后一句“古佛共同参”突显了作者与古代佛陀们的共同修行,彰显了佛教的传承与延续。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佛教修行的理解和追求,表达了对佛法的热爱和致敬。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传达了持经修行的功德和意义。它表达了作者虔诚奉行佛法的决心,追求心灵的净化和超越。同时,诗中融入了对古代佛陀们的敬仰,强调了佛教传统的传承与共同修行的重要性。整首诗意蕴含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启示,体现了佛教中修行者的精神追求和信仰的力量。
老郑东都一钜儒,未知柟树与梅殊。平生博识犹如此,何况儿曹不读书。
杨柳芙蓉旧日栽,近来堂宇更安排。湖光接得全天趣,莫遣游人鼓吹来。
萧艾秽群芳,草木纷零落。梅花我辈人,例合束高阁。
常佩了堂一则语,睢阳举似刘潞州。大朝不复见丙午,二老信然成古丘。
经言事父孝,所以事天明。疾间加再饭,梦中与九龄。
万里无云秋色静。上下天光,共水交辉映。坐对冰轮心目莹。此身不在尘寰境。扑漉文禽飞不定。勾引离人,分外添归兴。来往悠悠重记省。夜阑人散花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