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金刚随机无尽颂·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当生如是心,绝待本灵明。
迦叶门庭广,直是不容针。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作品评述

诗词:《金刚随机无尽颂·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朝代:宋代
作者:释印肃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释印肃创作的《金刚随机无尽颂》系列中的第十七首,表达了禅宗思想中的"究竟无我"的观念。诗中通过细腻的表述和富有哲理的意象,传达了禅宗的核心教义和人生的深刻见解。

诗中开篇描述了一种境界,即当一个人的心境达到某种境界时,可以超越世俗的束缚,实现心灵的彻悟。"当生如是心"表达了这一点,意味着要拥有这样一种心态。"绝待本灵明"则指的是超越对外在世界的依赖,不受物质和感官的束缚,直面内心的本源和智慧。

接下来的两句"迦叶门庭广,直是不容针"则以迦叶为典故,表达了禅宗对于修行者的要求和难度。迦叶是佛陀的首位弟子,他的境界高深,门下弟子众多。"迦叶门庭广"意味着佛门门下众多学子,修行之路并不孤独,但"直是不容针"则暗示修行的艰难和严苛,意味着在这条修行之路上,需要具备刚毅坚定的品质,才能够通过如针的狭窄之处。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隽永的语言,将禅宗的智慧和修行的困难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它呈现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强调了禅宗思想中的"究竟无我"的核心理念。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同时也可以反思自己的内心世界,思考人生的意义和追求。

  • 《野兴》

    小雨迎藜杖,微风入葛巾。宁甘结袜系,不作拜车尘。施药乡邻喜,忘机鸟雀驯。家山又初夏,好在不赀身。

  • 《西施/咏苎萝山》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 《登逍遥楼》

    逍遥楼上望乡关,绿水泓澄云雾间。北去衡阳二千里,无因雁足系书还。

  • 《药园宴武辂沙将军赋得洛字》

    东第乘馀兴,南园宴清洛。文学引邹枚,歌钟陈卫霍。风高大夫树,露下将军药。待闻出塞还,丹青上麟阁。

  • 《寻僧元皎因赠》

    此生迷有著,因病得寻师。话尽山中事,归当月上时。高松连寺影,亚竹入窗枝。闲忆草堂路,相逢非素期。

  • 《有竹一篇七章》

    有竹斯竿,于阁之前。君子秉心,惟其贞坚兮。有竿斯竹,于阁之侧。君子秉操,惟其正直兮。彼蔚者竹,萧其森矣。有开者閤,宛其深矣。回檐幽砌,如翼如齿。冬之宵,霰雪斯瀌.我有金炉,熹其以歊.夏之日,炎景斯郁。我有珍簟,凄其以栗。彼纷者务,体其豫矣。有旨者酒,欢其且矣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