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生如是心,绝待本灵明。
迦叶门庭广,直是不容针。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诗词:《金刚随机无尽颂·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朝代:宋代
作者:释印肃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释印肃创作的《金刚随机无尽颂》系列中的第十七首,表达了禅宗思想中的"究竟无我"的观念。诗中通过细腻的表述和富有哲理的意象,传达了禅宗的核心教义和人生的深刻见解。
诗中开篇描述了一种境界,即当一个人的心境达到某种境界时,可以超越世俗的束缚,实现心灵的彻悟。"当生如是心"表达了这一点,意味着要拥有这样一种心态。"绝待本灵明"则指的是超越对外在世界的依赖,不受物质和感官的束缚,直面内心的本源和智慧。
接下来的两句"迦叶门庭广,直是不容针"则以迦叶为典故,表达了禅宗对于修行者的要求和难度。迦叶是佛陀的首位弟子,他的境界高深,门下弟子众多。"迦叶门庭广"意味着佛门门下众多学子,修行之路并不孤独,但"直是不容针"则暗示修行的艰难和严苛,意味着在这条修行之路上,需要具备刚毅坚定的品质,才能够通过如针的狭窄之处。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隽永的语言,将禅宗的智慧和修行的困难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它呈现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强调了禅宗思想中的"究竟无我"的核心理念。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同时也可以反思自己的内心世界,思考人生的意义和追求。
闻道家书至,山中不厌寒。近臣多白发,此老独黄冠。金少从供具,身轻莫据鞍。劳心为功业,持与世人看。
西湖晴雨画图间,坐倚阑干自解颜。无酒可供千日醉,有钱难买一生闲。草衰春色来时路,鹤宿秋声起处山。横笛吹残天又晚,钓舟灯火入芦湾。
瓦器山陵刑措时,释之而后固无之。公车不作他年计,聊使君王识教儿。
顷岁游孤屿,名门说二何。胡为终璧水,自合上銮坡。器重连城价,心澄古井波。传家衣钵在,衮衮并儒科。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月华明洁好霜天,遥指层城几暮烟。妙意此时谁与寄,美人湘水隔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