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金刚随机无尽颂·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非相即能仁,莫错认金轮。
行圆三十二,慈悲普济人。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作品评述

《金刚随机无尽颂·离色离相分第二十》是宋代释印肃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非相即能仁,
莫错认金轮。
行圆三十二,
慈悲普济人。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离开外在形象和相貌的重要性,强调了内在的仁慈和智慧。诗人告诫我们不要以外表来判断一个人的品质,而是要看其内心的善良和慈悲。他提到了金轮,意指佛法的教诲,暗示人们应当遵循佛法的指引,以慈悲心普济众生。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想。诗人用“非相即能仁”一句表明,真正的仁慈并不依赖于外在的外貌和形象,而是内心的修为。他认为我们不能仅仅凭借外貌来评判他人,因为外表并不能真正反映一个人的品质和内在的价值。诗中的金轮象征着佛法,诗人告诫人们要依循佛法的教义,以智慧和慈悲来对待他人,普济众生。

诗词的结构简洁明快,以“非相即能仁”开头,将重点立即放在了内心的修养上。接着,通过“莫错认金轮”一句,诗人再次强调了内心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应当以佛法的指引为准则。最后两句“行圆三十二,慈悲普济人”,表达了普渡众生的理念,诗人希望人们能够以慈悲之心去关怀他人,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传递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强调了内心的修养和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它鼓励人们不要被外在的表象所迷惑,而要以内心的美德和慈悲之心来评判他人和行为。这种思想在佛教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诗人用简短而有力的语言,将其表达得淋漓尽致,给人以启发和思考。

  • 《和史药房三绝》

    春被山颠与水涯,尽供物料入诗家。陆刘近世升沉异,一为梅花一杏花。

  • 《早行》

    店远鸡声近,月斜人影长。再三谢风露,拜赐一天凉。

  • 《送张少卿赴召十首》

    四海倾瞻调鼎手,朝廷侧席待伊周。江城父老休遮道,可是星车肯少留。

  • 《题庐山双剑峰》

    倚天双剑古今闲,三尺高于四面山。若使火云烧得动,始应农器满人间。

  • 《咏史》

    田氏门下客,冯公众中贱。一朝市义还,百代名独擅。始知下客不可轻,能使主人功业成。借问高车与珠履,何如卑贱一书生。

  • 《桂花》

    空山寻桂树,折香思故人。故人隔秋水,一望一回颦。南山北山路,载花如行云。阑干望双桨,农枝储待君。西泠荫歌舞,夜夜明月嗔。弃捐頳玉佩,香尽作秋尘。楚调秋更苦,寂寥无复闻。来吟绿业下,凉风吹练裾。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