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金刚随机无尽颂·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持经不自夸,白玉本无瑕。
若还更道会,碓觜却生花。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作品评述

《金刚随机无尽颂·无为福胜分第十一》是宋代释印肃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持经不自夸,
白玉本无瑕。
若还更道会,
碓觜却生花。

译文:
持有经典而不自夸,
白色玉石本来无瑕。
若能再次体悟道理,
石磨碾轧之处便会生出花朵。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一种无为而自在的境界。诗人首先表达了自己持有经典而不自夸的态度,以此展示了他对自身修行的谦逊和低调。接着,他运用了一个比喻,将自己比作一块白玉,强调了自己本来没有瑕疵,即内心纯净无暇。然而,诗人并不满足于此,他希望通过更深入的修行,能够再次领悟到更高层次的道理。在这种领悟的过程中,他将自己比作石磨,而经过碾轧的摩擦之处将会生出花朵,象征着他内心的升华和开放。

这首诗词以简短的词句表达了修行者追求无为福胜的心境。持经不自夸显示了修行者的谦逊态度,白玉本无瑕则表达了修行者内心的纯净和无瑕疵。诗中的碓觜生花则是修行者对自身修行的期望,希望通过不断努力和领悟,内心能够焕发出美丽的花朵。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修行者对于修行道路的追求和对内心境界的向往,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和对美好人生的追寻。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词句和比喻的手法,抒发了修行者对于无为福胜的追求和对自身修行的期许,传达了一种谦逊、纯净和升华的境界。它给人以启迪,让人感受到修行之道的美妙和内心境界的提升,展现了宋代佛教文化中的智慧和审美追求。

  • 《踏莎行》

    嫩柳成阴,残花双舞。尘消院落新经雨。洞房深掩日长天,珠帘时有沈烟度。夜梦凄凉,晨妆薄注。香肌瘦尽宽金缕。到头终是恶因缘,当初只被多情误。

  • 《戏题松树》

    为爱松声听不足,每逢松树遂忘还。翛然此外更何事,笑向闲云似我闲。

  • 《念奴娇》

    水乡霜落,望西山一寸,修眉横碧。南浦潮生帆影去,日落天青江白。万里浮云,被风吹散,又被风吹积。尊前歌罢,满空凝淡寒色。人世会少离多,都来名利,似蝇头蝉翼。赢得长亭车马路,千古_愁如织。我辈情钟,匆匆相见,一笑真难得。明年谁健,梦魂飘荡南北。

  •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雨中花》

    真宰倒持生杀柄,闲物命长人短命。松枝上鹤蓍下龟,千年不死仍无病。人生不得似龟鹤,少去老来同旦暝。何异花开旦暝间,未落仍遭风雨横。草得经年菜连月,唯花不与多时节。一年三百六十日,花能几日供攀折。桃李无言难自诉,黄莺解语凭君说。莺虽为说不分明,叶底枝头谩饶舌。

  • 《香奁体五首》

    倚楼目断暮江边,约定归期夜不眠。香篆有烟灯有晕,笑移针线向床前。

  • 《阻风乡口一日,诘朝船进,雨作,再小泊雷江》

    山已多姿了,云仍太劣生。浓横半岭白,淡扫数峰青。照水影颠倒,迎曦时晦明。吾泓不孤杀,天赐碧瑶屏。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