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金刚随机无尽颂·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

毛吞巨海深,一顿饱忻忻。
曹溪一滴水,犹尚带辛勤。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作品评述

《金刚随机无尽颂·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是宋代释印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毛吞巨海深,
一顿饱忻忻。
曹溪一滴水,
犹尚带辛勤。

诗意:
这首诗以隐喻的方式表达了禅宗的境界和修行的意义。诗中通过描绘一顿饭的情景,表达了禅宗修行者对于生活中简单事物的超越和心境的宁静。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了禅宗修行的精神境界。诗的第一句"毛吞巨海深"直接描绘了一个人吞咽巨大海洋的场景,形象地表达了禅宗修行者对于世界的包容和超越。第二句"一顿饱忻忻"则通过描述一顿饭的满足和快乐,表达了禅宗修行者对于简单生活的满足和欣慰。这两句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禅宗修行者对于物质和精神的追求的平衡。

接着的两句"曹溪一滴水,犹尚带辛勤"表达了曹溪禅宗的修行精神。曹溪是禅宗中的一个重要宗派,这里用一滴水来象征曹溪禅宗的修行实践。尽管只是一滴水,但仍然带有辛勤和努力的痕迹。这句诗意味深长,表达了禅宗修行者对于修行过程中的坚持和努力的理解。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以物喻理,表达了禅宗修行的境界和精神。它告诉我们,通过超越物质欲望,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以及对于修行过程的坚持和努力,我们可以达到心灵的自由和解脱。这首诗词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简洁的表达方式,展现了宋代禅宗的思想内涵,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 《咏史下·蜀先主》

    西行不与本心符,西负刘璋东负吴。汉业此时如累卵,天公先与杀周瑜。

  • 《还丹可成诗联句》

    羽化自仙骨,延年资养生。--皎然金经启灵秘,玉液流至精。--潘述八石思共炼,九丹知可成。--汤衡吾心苟无妄,神理期合并。--皎然封灶用六一,置门考休京。--潘述浮光含日彩,圆质焕云英。--汤衡持此保寿命,服之颐性情。--皎然跂予望仙侣,高咏升天行。--潘述鹤驾方可致,霓裳

  • 《庚子三月八日奉命充经筵讲官有感赋十韵》

    春风环珮集群仙,回首瀛洲二十年。院柳绿垂鸾驾外,宫花红入凤池边。晓承纶绋开经幄,夕佩兰英拱御筵。青琐赤墀聊复尔,璇题珍馆故依然。三阶瑞气缠黄道,六籍荣光出翠川。祖武直从高帝始,人文真羡孝皇前。座临北斗沾尧酒,帘卷南薰协舜弦。长乐赐来霞锦艳,上林擎出露桃鲜。

  • 《生查子》

    画堂初见伊,明月当窗满。今夜月如眉,话别河桥畔。重见约中秋,莫负于飞愿。免使月圆时,两处空肠断。

  • 《送林方叔赴范馆》

    家食城南擅独贤,夜占奎壁半移躔。东风绛帐浑閒事,先世青毡是宿缘。

  • 《答张五弟》

    终南有茅屋。前对终南山。终年无客常闭关。终日无心长自闲。不妨饮酒复垂钓。君但能来相往还。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